汉语大全>社会其它相关>浅析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方法(一)

浅析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方法(一)

详细内容

【摘要】地处鄂西北边陲的郧西县,近几年在发展沼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沼气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推广势头越来越好。本人在农村能源工作岗位上干了近20年,从全县各乡镇办沼气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想使沼气技术在全县得到大力推广普及,必须重建重管,在“管理”上下功夫。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户用沼气池使用效果差的现象还经常发生。

  现根据实践经验就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止方法,以供读者和用户朋友参考。

  1沼气池使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1) 忽视建池标准,影响沼气池的使用寿命。户用沼气池建造时不按技术标准操作,在具体施工中随意性比较大,建设中重数量,轻质量,“一建三改”结合少,因此留下一些病态池、废池,使用效果不乐观。

  2) 过于强调建池速度,不注重建材质量。有的地方乡村领导只重视沼气计划的落实,建设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建池材料的质量。为了图省钱、省事,随意集中采购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低标号水泥和劣质砂子,导致所建的沼气池是“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其结果势必会使沼气户对使用沼气失去信心。

  3) 沼气池选址不正确,布局不科学。有些沼气池在选址上,没有将沼气池与厨房的距离控制在25m以内,使沼气在输送中达不到最佳使用效果,有的池址选在垫土上,由于地基不实,造成池底下沉,出现漏水漏气。

  4) 建池施工工艺不当。在建造沼气池过程中,操作规程不认真,施工质量差,加上在质量验收上不严格把关,使沼气池带“病”投入生产使用,因而产气率低。

  5) 农户缺乏对沼气发酵必备条件的认识。目前,大多数建池户缺乏沼气发酵知识,在进行沼气发酵时,人们往往只注意通过原料发酵来生产沼气,而忽略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条件的满足。在沼气池进料时,不注重沼气发酵原料的合理配制,不注重进料前农作物秸秆的堆沤处理,不注意寻找接种物(活性污泥),不注意严格密封沼气池,不注意掌握池内温度对沼气发酵的影响,不注意观察酸碱度的变化,不注意掌握发酵原料的浓度。正是由于农户对沼气发酵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沼气发酵过程中各个必备条件的缺失,致使沼气细菌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从而影响沼气产气率。

  6) 沼气池投入使用后,后期管理工作滞后。众所周知,沼气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可是在农村大多地方却存在着重建轻管问题,有的沼气池连续使用几年都不换料,有气就用,无气不管;有的是只管进料,不管出料,使沼气池胀满肚子,有的把沼气池当做垃圾坑,什么东西都往里倾倒;有的是沼气零部件、管道出现漏气现象却不及时更换;有的灶具打不着火也不找人维修。如此种种,都严重影响到沼气池的使用效果。

  7) 沼气产品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尽管目前沼气配套器材选用的都是农业部和省能源办招标采购的产品,但仍然存在着部分管材、管件、附属设备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燃具(灶、灯)热效率低、直接影响沼气的使用效果。

  2控制办法

  针对以上七个方面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第一,加强技术培训,严把沼气工程质量关。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是沼气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过硬的技术,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进行精心施工。为此,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来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确保沼气建一口成一口,成功率、合格率、使用率达到100%。

  第二,搞好“三结合”沼气池的设计和池址选择。 这是保证建池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确保沼气池经久耐用,池址一定要选择在背风向阳, 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实施“三结合”的地方。地上部在布局时应互相兼顾,最好是相邻组合,不可距离太远,池址中心与厨房灶具的距离,应尽可能控制在25米以内, 以节约输气管,减少阻力,保证灶前压力,提高供气质量。 沼气池建设必须要按“三结合”设计,决不允许单打一建池。猪舍应建在有利于防疫,方便饲养,在住宅的下风处,按坐北朝南偏东12°或偏西15°左右的方向布置,以达到冬季保温、采光,夏季通风,以利于牲猪的生长。猪圈和厕所粪便及冲洗水应能自动流入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