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其它相关>“低俗风”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其矫治(一)

“低俗风”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其矫治(一)

详细内容

  〔摘要〕 “低俗风”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股不正之风,本质上是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反映。“低俗风”不利于和谐文化的建立,不利于和谐精神的倡导,不利于和谐氛围的 形成,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不利于党的先进性的保持,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矫治“低俗风”要加强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觉悟;要制定有关纪律条例, 整肃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打“擦边球”的现象;要坚持不懈,把社会风气建设作为一项长期 任务来抓。
  〔关键词〕 “低俗风”,和谐社会,矫治?

  “低俗风”是对现实生活中流行的各种格调低下、内容庸俗的社会风气的统称。“低俗风 ”具有流行性,在一定时期和范围非常猖獗;具有混合性,由多种不良风气汇聚而成;具有 消极性,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低俗风”开始在我国盛行。比如,青 少年的狂热“追星潮”、酒桌上的“黄段子”、手机上的无聊短信、贺卡上的“艳图秽语” 、书刊上的低级煽情等等,都是格调不高“低俗风”的表现。特别是文化界和传媒界少数人 为追求“卖点”,满足一些人寻求“刺激”的需要,炒作名人轶事,改编红色经典,戏说历 史事件,甚至渲染星闻、性事、滥恋、暴力等,使“低俗风”有愈演愈烈之势。进入21世纪 ,该风稍息后卷土重来,影、视、剧、网、刊等载体无处不刮。这股由部分媒体推波助澜的 “低俗风”,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大有“明星取代模范,美女挤走学者,绯闻顶替事实, 娱乐覆盖文化,低俗代替端庄”的态势,在其背后反映了中国大众文化向低俗化沉沦的现实 。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来看,和谐首先是一种社会氛围的和谐 ,而“低俗风”不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1.“低俗风”不利于和谐文化的建立。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化 的价值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德国学者马勒茨克在 《跨文化交流》、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文明的偏向》、英国学者拉尔夫.达仁道 夫在《现代社会冲突》等著作中都对不良社会风气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社会不良风 气的形成与缺少正确理论指导有关;社会不良风气的危害在于形成了有害的社会氛围,将 大众正常的、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拉向了市侩主义的泥淖。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低俗 风”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容忍“低俗风”肆虐,就是纵容思想自由化,有悖于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的要求。在构 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引导和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氛围。
  ?2.“低俗风”不利于和谐精神的倡导。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精神,和谐精神主要包括:奉献精神、关爱精神、正义精神、公平竞争精 神、拼搏进取精神、道德高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维护大 局精神、统筹兼顾精神等等。倡导这些精神在经济上有助于利益协调,在政治上有助于安定 团结,在文化上有助于崇信高尚,在社会生活上有助于文明进步。 “低俗风”与和谐精神不相容,甚至与和谐精神唱反调。“低俗风”是以消极和错误的世界 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而和谐精神以积极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 基础;“低俗风”以低级趣味和利己自私为道德标准,而和谐精神以追求高尚和互助互利为 道德标准;“低俗风”以没落和庸俗的文化为底蕴,而和谐精神以先进和科学的文化为底蕴 。“低俗风”的存在和流行会引导人们的精神生活向低俗化沉沦。
   3.“低俗风”不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福祉 ,和谐意味着安宁和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要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 础是诚信友爱。而“低俗风”作为一种不良风气,表现为诱导人们追求格调低下的东西, 从追求格调低下转化为思想蜕变,从思想蜕变就可能引发出反社会、反人类的倾向和行为, 反映的是一种极端逐利的人际关系,不是以诚信和友爱为基础。任由这种风气发展,势 必破坏人际关系的协调,从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低 俗风”对人际关系畸形化的影响,创造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创造一个健康和奋发 向上的社会风气环境,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安宁和幸福。
  ?4.“低俗风”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利益协调是生产关系或社会关 系的基础, 社会利益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 的利益有关”。①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和财富的有限性,使人们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追 求预期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甚至利益冲突,从而成为社会动荡根 源。为此,要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低俗风”虽 然直接表现为一种社会风气,但与社会利益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它会造成利益失衡。目前 传媒和娱乐界有些人热衷于搞低俗新闻和表演,是从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为追求“卖 点”,满足社会部分人寻求“刺激”的需要,侵犯了多数人的利益,社会利益平衡为此付出 一定的代价。另一方面,它会造成利益损害。青少年是“低俗风”的最大受害者。由于他们 的不成熟性、喜欢模仿性、不愿接受约束性等特点,抵抗黄色、奢靡、颓废、暴力的能力较 差,如果任由“低俗风”盛行,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使其极易逾越伦理道德的“底 线”,走向沦落。这是对我们未来事业和发展的最大损害。
  5.“低俗风”不利于党的先进性的保持。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关键。目前,社会上的“低俗风”已渗透到我们党内,形成一些不正 之风。其中包括:拜金风、赌博风、迷信风、送礼风、吃喝风、奢靡风、浮夸风、假话风、 拍马风、圈子风、跑官风、拉关系风、婚外情风、形象工程风等。它们与社会上的“低俗风 ”遥相呼应和相互影响,与党内的其他不正之风相互纠集并“同流合污”。“低俗风”的直 接危害是涣散党心、党智、党力,如果党内有人整天在搞吃吃喝喝、吹吹拍拍、拉拉扯扯、 热热闹闹,那些专心干事业、廉洁正直党员的情绪就会受影响,长此以往,就会邪气上升、 正气下降,党心不齐、党智不创、党力不聚。“低俗风”还具有“风靡”效应,只要有少数 人搞低俗化的东西,就会传染和影响更多的人,如果不加遏制,将会形成普遍性的风气,从 而动摇我们党风建设的根基。先进性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人民群众看党的先进性,不只是 看纲领和路线,更主要的是看行动,他们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认识和审视我们党, 所以即便是少数党的干部风气不正,也会严重影响整个党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