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反思电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

反思电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电化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无疑起了节省时间,增大课堂容量,直观形象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电教手段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选择、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关键词:电化教学 语文 运用
  
  电化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无疑起了节省时间,增大课堂容量,直观形象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现把我的一管之见汇总如下:
  一、滥用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公开课教学中,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已成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于是,教师讲公开课就尽可能多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录像机、录音机、投影等在一堂课中轮着使用,教师显得手忙脚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老师、学生疲惫不堪,教学效率并无真正提高。
  愚以为,教师教学时,运用电教手段,首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因为电教媒体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放录音代替教师范读
  我们在下乡听课时,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教师把录音机在讲台一放,完成了范读任务。原因是录音机的声音来自于播音员,吐字、发音无可挑剔。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有的播音员并不完全熟悉课文,尤其是不完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只凭自己的理解去抒发感情,因此,感情上抒发似乎不是情从心出,过于生硬和牵强,缺乏亲切感和真实性,因而我以为,教师范读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范读,给学生提供了视觉和听觉形象,学生能很真切地听到教师本人的声音,能很真实地感受到老师随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流露出的喜怒哀乐,学生会从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朗读、丰富的表情中展开联想,受到某种启迪和教育。
  综上所述,教师范读绝不能被录音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