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不同的资本
详细内容
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都是我犯病的时候,换季变温,自己的身体总要跟着瞎折腾一番。我的身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强壮的,不过很少人知道这不过是一副空架子。常年吃药已经把自己的身体闹虚了,作为考虑我们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人生投资话题,我自己拿我自己来做例子,目的,是刺激自己已经变弱的原则心和责任心。
这是一个价值观不明朗的时代,偶尔生存的意义犹在追求的意义之上。我没资格评判这是对还是错,不过因为并不算缺乏的生活经历还是想将其间的规律和变化势态捋顺了。
我以前讨论过有关有钱和没钱的区别,我说关键是在于这个有钱到底是在哪个标准上,是衣食无忧还是洋房洋车。大多数人一开始肯定得先达到衣食无忧这个级别,再往上数,那种赚钱的方式可能也已经属于追求的范畴之内了。已经跨越了一个级别。
然后有人就问我,那是不是说,这个衣食无忧的物质价值体现还是得放在人生追求的前面。
按常理说,应该是,但是我们知道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给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明确的定性,比如吃饭这件事情,可以很简单,而简单还不一定是简约;也可以很繁复,但繁复还不算就是浪费。这个不能成为决定什么事情的原始开端。
这里涉及我一直考虑的一个关于人生的非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就拿我自己做例子。
我是创作人,自然主导的追求一定是文化,这是怎么做事的问题,而我又是个病人,常年身体不好,追求健康也是生活范畴之内的事情。这样想来,我们可以将它分为生活价值或者说生活意义与生活品质上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要体现要成就要实现,人生的品质却是影响这些的重要因素,我可以为了我的创作不顾一切但就是不能不顾命,没命了什么都没了,健康作为一种支撑在这里体现着另一种价值。
这样,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寻常生活里这种追求上的交叉,吃饭玩乐谈恋爱这些都是品质的档位,而做事工作创造生活这是价值与意义的档位。品质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了自己的人生形式,但一旦品质的底线被冲破,我们就没有了追求的资格。这是我们拥有的资本,然而却是有限的。
当我们确立自己的生命体现形式的时候,这些所谓的附属品,就可能背后捅你一刀子,万万小心,保护好它。
为石头自己的健康与朋友们的生活而下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