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短篇作品>真情年代的真情

真情年代的真情

详细内容

黎明升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地理老师,他的姓名就给当时的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他的第一节课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中国哪里最漂亮啊?”还没有等待学生思考回答,他就充满激情地说“陕西最美,我们洋县又是陕西最美的地方,洋县最美最美的地方还是我们的家乡啊!你看,一马平川的沃野良田,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还有英俊潇洒的小伙和青秀水灵的姑娘。”当然,让我念念不忘恩师的原因并不是他充满情感的演讲和丰富渊博的学识,而是他对瘫痪爱妻那份让人感动的真情。

  黎老师全家六人,父母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在校读书,全家仅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又使年纪轻轻的妻子瘫痪在床,雪上加霜的打击使三十几岁的老师头发华白,心事重重。但那个时代的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放弃自己的责任,不但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爱护有加,而且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呵护备至,非常疼爱。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的老师顾不上休息就烧火做饭,正要炒菜的他听到不会说话的妻子呜呜大叫,转过身子,看到妻子着急的眼神,就知道她要方便,急忙放下手中的锅铲,抱起爱妻到外小便。看到妻子方便后轻松的神情,老师才高兴地抱着她来到床边,换下潮湿的床单,把妻子放在温暖的床上准备继续做饭,她却拉着老师的手,眼中露出愧疚的神情。“没事,我还行,听话,饭马上就好。”老师知道妻子担心自己是家庭的累赘,知道妻子怕累着自己,安抚好躺在床上的她,才到锅台边继续做饭。“快点吃,吃完赶紧到学校上课。”做好饭,又督促两个孩子不要迟到,自己端着饭菜来到妻子床边,看到对方微微的笑意,才满意地端起自己的碗。

  再苦再累他都可以忍受,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妻子生气发怒的时候,那时的爱妻好象失去控制的狮子,完全失去了理智。她神情不好的时候,不是蹬掉被子碰自己的脑袋就是用力揪自己的头发,看到妻子撕下的一撮撮白发,他默默地站在那里,不知怎么安慰对方。一次放学回家,刚踏进屋内就觉得气氛有些异常,看看呆呆站着的孩子,再看看掉在地上的被缛和妻子眼旁的泪水,“咋回事?”他紧紧地盯着两个孩子,语气严历地问。

  “妈妈又拉在床上,让我们收拾,我们嫌臭。”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回答。

  “去,外边玩去。”他支走孩子,端着热水来到妻子床前,“别生气,孩子人小不懂事,不是还有我嘛。”用手擦掉妻子眼角的泪水,准备给她擦洗身子,换洗床单。谁知妻子蹬腿摇头,还哇哇大叫,他知道妻子心里难受,含情脉脉的说:“乖乖,别闹了,听话,啊。”他象哄孩子那样安慰妻子,直到她露出幸福的微笑,才轻轻地擦洗妻子身上的污秽,再无言地清洗换下的床单。“今天两个学生在课堂上问我什么是幸福,我说自己现在就很快乐……”怕妻子寂寞,他又讲起学校发生的事。

  那时没有电视,文化生活非常单调,唯一让人兴奋的就是过年唱戏和一月一次的露天电影,每到这个时候,老师都会早早准备,背上妻子提前占一个让妻子能看清楚的座位。这时,周围的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老师问“这么早就去啊。”

  “是啊,不然她不高兴。”

  “需要帮忙吗?”好心的人问他“帮忙就说啊。”

  听大戏看电影的时候,他还要仔细向妻子详说《三休樊梨花》、《打金枝》的故事情节,介绍战争年代的革命英雄。

  尽管他尽心竭力地照顾爱妻,妻子还是在他殷勤伺候二十多年撒手人寰,儿女在母亲灵前嚎啕大哭,亲友在灵前点香烧纸,老师却静静地看着妻子逐渐萎缩的脸一言不发。众人让他休息并安慰他说“你伺候了她二十多年多不容易,对得起她了,你没看到她是笑着离开的。”

  “本来能看好的,本来能看好的。”他魂不守舍的喃喃自语。

  天道酬善,妻子离开老师的第二年,好心的人把一个新疆女人领到他的身边,新疆人听到老师对待瘫痪妻子的故事,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了恩师。到了现在,老一辈还以老师的故事教育子女,但追求真爱的少男少女还振振有辞地说“谁愿意为一个瘫痪的人奉献二十多年。”白发苍苍的老师还会走到这些年青人身边深情地说“爱是责任,也是承诺,更是一种使命,人不能总为自己活着。”

  2006-12-2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