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干
详细内容
我们福建客家人,喜欢把白豆腐放到油锅里炸,叫炸豆腐,俗称“豆干”。把豆干放入锅中,加上水,放入一大块肥肉、几根猪骨头、少许蛏干或目鱼干,旺火煮上半小时,舀起,加点葱,则色香味皆佳,汤味尤其好。每逢墟天,一些能干的巧妇在街边摆上小摊,放两张桌凳,总是座无虚席,爱吃的人甚多。
赖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也因此得了“豆干”的雅号。据说,他每月的工资一到手,首要之事是到街上吃豆干。他吃豆干是有讲究的,一般要四块,吃完两块后,叫老板加汤,再吃两块。有时兴致高,还会要上一小碗水酒,喝得美滋滋,脸红红的。
豆干是一名代课老师,矮矮的个子,身材结实,34岁了,还没老婆。家中有一个弟弟,31岁了,也没老婆。此外是50多岁的老母亲。他家离学校近,出了校门向右拐,过一座水泥桥便是,但我没去过。听说,他家徒四壁,只有三间房,一间厨房,两间卧室,从小到大都是兄弟俩同铺。因此,总说不到对象。
但他却不觉得悲苦,总是自得其乐,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他一个月工资38元,领来后拿回家20元,自个留18元,10元抽香烟,要有“嘴”的,大都是乘风烟,8元便是吃豆干了。因为抽烟有瘾,吃豆干也有瘾,便时常经济危机。碰上我们年青人打平伙(凑份子加餐)时,他总不出钱的,只是热心地帮帮忙――跑跑腿,烧烧火,也趁一顿吃的。因他“酒平”不高,喝不上一碗就红到脖子根,而那时我们的工资也不高,打平伙以喝酒为主,也就不差他一个了。何况我们这些小年青都不爱干活。
豆干性情温和,对学生很温柔。因此学生便不十分怕他,背地里都叫他豆干。有一次,一个大胆的学生在被他批评两句之后,竟然在班上唱起歌来:“我爱吃豆干呀,我爱吃豆干。”豆干很生气,便把他拎到校长室。此后,对学生便不那么“随和”了,手中拿根竹鞭,时露威严相,一幅私塾先生的样子。
不知豆干是什么文凭,只记得他教的大都是一年级,和幼儿班隔壁。有一次,他神秘兮兮地到老师办公室,叫我们跟他走,我们以为出什么事了,到幼儿班门口,看到一男孩和一女孩在模仿恋人的罗漫蒂克――亲吻呢,把我们笑个半死!他跟着嘿嘿地笑,很傻的样子。有一位便说:“豆干,你有没有那样过?”他便不笑了,走开。
豆干对校领导是很敬畏的,因此,便时常通讯员似的做些传达工作。有一次,他递给我一张报纸,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校长叫你把它抄在宣传栏上!”语气倨傲,像传圣旨似的。我正好有事,便不耐烦地说:“抄个屁,吃饭没我份,干活就天天叫我。”当时恰好刮来一阵大风,把我手中的报纸吹落在水沟里,弄湿了一小角。豆干回去便向校长汇报:“他不干,还把报纸扔到水沟里。”害得校长把我叫去训了一顿。于是我便恨起豆干来了。那一个月,他来找我领工资我不是说没空,就是说没钱,他的工资硬是迟了一星期才领去。害得他一个星期没烟抽,也漏吃了一个墟的豆干。以后对我似乎也敬畏起来了,碰面总会嘿嘿地笑一笑。
两年后,女友看中一位城里人,我离开了那个伤心地 .自此,没有了豆干的消息。去年,一位朋友调到那个乡去当小领导,几次三番邀请我去“关心关心兄弟”。我便去了。顺便也到一别十年的学校走走,学校已大变样,很多原先的同事都调走了。在张副校长的屋里聊了一会儿,我问起豆干,他说前年春节死了,我连问怎么回事,他说:“也不知怎的,头天晚上还在我这看电视,九点半回家,第二天八点多还不起来吃早饭,他妈去叫时,发现已冰冷了。”
赖老师,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还常吃豆干?
致赖老师
你
敬畏领导
奉承同事
虫子似的卑微
你
抽着“友谊”
吃着豆干
虫子似的快乐
你
羡慕幼儿
向往转正
虫子似的梦想
上帝
是可怜你的卑微
还是
嫉妒你有快乐与梦想
才把你提前召回
你在他乡还好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