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细节管理(一)
详细内容
联系到企业管理,细节的宝贵价值更在于,它是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无法重复的。按兰色姆的说法,细节描写不要说重复,连“转述”都不行,能够转述的只能是逻辑的东西,理论的东西。
不少人可能有体会:谈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事,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深奥的管理学理论、管理的一般法则,而是一个个管理细节、鲜活的事例。
谁都知道,通用电气前总裁韦尔奇是企业管理界的大师,被誉为“世界经理人的经理人”,去年他着手写一本商业管理著作,书名尚未确定就被时代华纳下属的“时代华纳贸易出版公司”以71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了在北美的发行权。但几乎可以断定,多数人了解并尊重这位传奇式人物,并非因为他在管理学基础理论上做出了多么大的建树,而是他作为通用电气总裁在长达20年的管理实践中成功做出的一系列处置,特别是他身体力行的、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些管理细节。这些细节包括手写“便条”并亲自封好后给基层经理人甚至普通员工,包括能叫出1000多位通用电气管理人员的名字,还包括亲自接见所有申请担任通用电气500个高级职位的人等。在世界最令人钦佩的公司中,很少有哪家公司的老板能做到这样。
再譬如,经理人员晋升应当通过考试这道程序,这也是不少管理学著作经常提及的,即所谓相马不如赛马。但每一家企业出什么样的考题,就是细节问题了。有谁会想到,通用电气公司出的考试题既非来自经济学典籍,也不是来自晦涩难懂的经营理论专著,而是把文学家莎士比亚搬将出来,要那些竞争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就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写篇“读后感”呢?
说开了你会发现,这个细节的处置其实也大有深意,它考察的是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包括体察社会心理的能力。出题者想的是: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如果连一部世人皆知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都不得而知,又怎样去理解和面对公司内部成千上万的雇员的心理呢?如果理解不了雇员的心理,又何谈“以人为本”的管理呢?而我们知道,当代管理学特别强调的便是“以人为本”,韦尔奇本人也正是一位实践“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行家。他的名言是:“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压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