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善用资源的途径(一)

善用资源的途径(一)

详细内容

企业的好坏不是以其拥有资源的数量或规模来评价,而是以其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衡量。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围绕着资源的争夺与利用来展开。一个企业的市场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所拥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而且取决于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前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但它与企业的市场地位不成正比,否则就不会出现以少搏多、以弱胜强的现象;而后者才是维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以弱胜强的真正原因,也是企业家管理效率的集中体现。

  企业的好坏不是以其拥有资源的数量或规模来评价,而是以其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衡量。你可能没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如果你掌握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小米加步枪”,一样可以以弱胜强。

  合理分配资源

  企业每个部门的正常运作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量来予以支持,这就需要对资源进行内部分配。资源分配的目的是实现战略意图与资源条件的良好适应,即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在实现战略意图过程中能发挥最大效用的领域。合理的资源分配计划应满足以下原则:

  1.统一性原则。统一的计划可保证企业的每一个月、每一年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战略意图的实现做出贡献。具有多个相互冲突的计划与没有清楚明确的计划同样有害,譬如,如果企业对成长和开发新业务的优先顺序缺乏全公司的共识,就有可能造成资源分散和次优化状况(局部或短期效果可佳,但整体与长期效果不是最佳)。保持计划的统一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动态过程,它依赖管理层,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稳定来实现,故国外把高级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视作企业经营的大忌。

  2.集中性原则。如果说计划的统一性可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散资源的话,那么计划的集中性就是防止资源在特定的时间内不会稀释。固然资源集中可能带来风险的集中,但企业不能因噎废食。需要指出的是,保持计划的集中性不是忽视其他方面的借口,否则就太幼稚和危险了,只有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才“舍鱼而取熊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