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请不要看饭添菜(一)

请不要看饭添菜(一)

详细内容

近日在一家公司做项目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般的公司都是为员工提供午餐的,这家公司也一样。他们是由专门的人来做饭,然后再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配给,就像在食堂吃饭一样。在配给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事情,菜要怎么去配给。我之所以觉得这件事情有意思,是由于我发现这家公司菜的配给是根据每个人的饭盒里有多少饭来衡量的,饭多的给的菜也就多。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根据需求来进行资源的配置。但同时我也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情。没有谁是不喜欢吃菜的,因此有的员工为了得到更多的菜他就采取了一种方法,在饭盒里多添饭,即使他吃不了这么多,但为了得到更多的菜他也要这么做。菜多了,可以把他吃掉,但饭多了他可就不一定会把他消灭干净了,于是垃圾桶就成了剩饭的归宿。

  本文不是要讨论有关于粮食浪费的问题,本人也不想就此引申出对成本控制的讨论,以及对公平问题的讨论,我要谈的问题是绩效考核标准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添菜这一行为的动机。我曾经在拙文中提出过:任何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正确的意图。在本事例中,支持多添饭行为的动机是多获得菜,因此菜就是这一行为的利益点。作为个人来讲,他首先都是想要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才会进一步的去满足其他人的和社会的利益。这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这种结构形式基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不能继续充当激励工具;第二,人的需要按重要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形成层次性的结构。第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这也正应中国那句古话:“仓廪足,方知廉耻”。

  再来看一下标准的问题。标准可以分为过程标准以及最终标准。举个例子来讲,一个业务员的业务额是过程标准,而他的利润额是最终标准。一般来讲,过程标准是个人所关心的问题,而最终标准才应该是企业组织所关心的。这就如同一名前锋他更关心的是自己有多少机会可以射门,但至于球是射进了还是打在了门梁上还是打飞了,则更多的是球队整体所关心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过程标准同最终标准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业务员的业务额不高,那么他的利润额也不会很高;如果前锋整场比赛只有一次机会射门,那么他就绝对不会射进两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