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应当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一)
详细内容
摘要: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的观点或看法。高校辅导员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由当代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和目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状况决定的。向“老祖宗”请教,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向实践学习,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在破中立等是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树立;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走过了它的150年的发展历程。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胜利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从而有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观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信息网络化的高速发展,高校与整个社会交流也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与以往已大为不同,这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是活跃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工作人员,他们伴随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非常现实紧迫也非常必需必然。对高校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探讨,当然十分重要。笔者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认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1什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首先阐明何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许十分必要。在我们看来,所谓马克思主义观,一般地说,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具体地说,它至少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功能和命运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发生观、发展观、本质观、特征观、结构观、体系观、功能观和命运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说明,从本质上说,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首要内容。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宣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宣传观、研究观、运用观、捍卫观、坚持观和发展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样做”、“不怎样做”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说明,从本质上说,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规律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以上两方面内容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前一方面,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是后一方面即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后一方面,则是前一方面在主体方面,实践方面的体现,前一方面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后一方面上。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框架。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基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观的其他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而且,其解决也都与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有直接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观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观有正确的与错误的、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两类。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那些能够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和看法)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对待马克思主义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或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此相反的,则是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2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由当代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决定的。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能否正确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与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直接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一定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高校辅导员本身是否树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高校辅导员只有树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认真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准确地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自觉把自己所从事的平凡的学生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工作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才能确保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校园稳定。
其次,这是由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目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状况决定的。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总体上说是科学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问题还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人,有些方面,有的时候,还很严重、很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的:“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于: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结构和科学体系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及其相互联系认识不够;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性的看法,如此等等。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的认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不完全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学习马克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方法上存在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和做法,尤其在文本的学习、研究上,思想不够重视,行动不够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必要的“灌输”,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如此等等。总之,无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尚没有确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种情况迫切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引导原则,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首先必须自身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3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