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一)

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一)

详细内容

【摘要】通过分析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各阶段学生应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设立阶段性目标,旨在指导其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力求在大学阶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关健词】适应 转换 思考 检验 大学生活
  
  高中时,学生把考取大学作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大学是自由的天堂”,仿佛是一个传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然而,一旦进入大学,面对新环境,他们又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大学,作为人生历程的一个新起点,并不是自由挥霍的开始。因此,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力求在大学阶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大一:适应期
  大一时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其整个大学生涯。所以大一新生要适应新生活,积极进行身份的转换。
  大一新生,思想上、生活上依然停留在高中阶段,习惯了有师长陪伴,而大学则要求他们学会自立。如何在缤纷复杂的新环境面前,开始大学生活是一个主要问题。
  大学是真正独立生活的开始,相应的对自立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住集体宿舍、自己洗衣服……生活没了父母的照顾,一切都要靠自己。集体宿舍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也是对学生综合有效的管理。
  学习上要变被动为主动。中学时代,学生们习惯了通过做作业来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大学则更多的靠自己。现在获取信息的方法多样化,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如何学,不能只依靠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最主要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从行为上认同大学生的角色。
  大一新生是社团最中坚的力量,丰富的社团活动向他们呈现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生活。参加社团是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企事业单位也日益看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社团经历,尤其欣赏社团领袖人物。但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所以大一要学会区分主次,处理好学业和社团的关系,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
  大二:思考期
  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较为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又不具备充分的辨别能力,盲目的无意识地接受只会给生活带来诸多的干扰,所以要学会思考。
  思考合理的知识储备。大一的紧张兴奋之后,接着是大二的恍惚。有些学生无所适从,于是逃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增多。现代企业大都把英语和计算机作为录用人才的必要条件,而很多高校都将上述两门功课定为基础必修课,并在大一大二阶段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学生应在此阶段,努力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将来就业的有利筹码。当然证书只能是一个凭证,重要的是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思考正确的消费方式。虽然大学生成了某些商家眼中最优的消费群,但80%的大学生还要靠家族的资助才能完成学业,应养成传统与现代理性融合的消费观念,坚持量入为出,勤俭节约。
  思考何谓真正的爱情。作为成年人,学生们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爱”不仅是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更意味着承诺和责任。经济上没有独立,思想上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又能以“爱”的名义相守何时?没有基础的爱情只是海市蜃楼,切不可迷失自我。
  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致使大学生要承受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也很大,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释放的理想空间,但网络成瘾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需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