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管见(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不断充实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把它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思考。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 实验教学 实验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不断充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传统的生物学实验教学越来越暴露出其跟不上形势的诸多弊端。因此,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已成为广大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人在近几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就其作用和注意事项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实验心理学研究证明,多种感官并用,不仅可以增加信息流的频率,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还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牢固掌握知识,减少遗忘,具有很大的作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一般先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由于学生缺乏兴趣,注意力不甚集中,造成实验过程中错误百出,学生课堂实验显得散、乱、慢。而采用教师讲解,结合录像或电子计算机展现实验过程,并配以投影出示重点问题的方法,就可以色、音、像强烈地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2.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规范化的操作能力
传统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具体操作时,往往出现诸如操作的先后顺序颠倒,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甚至损坏仪器等错误。究其根源,皆因操作不规范所致。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实验课上先放映这个实验的录像片或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操作全过程,形象具体地说明实验操作或解剖动物的具体方法,必要时配以投影展示重点问题,就能使学生清晰地记住实验内容,仔细理解实验过程的规范化操作,正确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自觉地规范化地进行实验。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能力。如在用低倍镜观察水绵、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和孢子的实验时,我针对以往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技能较差,实际操作出错较多的现实,在找不到该实验录像片和用计算机拟实验操作全过程软件的情况下,让学生观看《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与《制作临时装片》两部实验录像片,借鉴其中的显微镜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制作方法,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上述实验,结果学生非常顺利规范地完成了该项实验操作,且效果较好。
3.演示观察目标,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传统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师演示观察目标时,需逐个小组进行,而显微镜观察实验,需逐个学生进行,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进行充分的个别辅导,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且常常出现以下情况:教师在给一部分同学演示时,其余的同学需独自进行实验,而他们由于未经演示,对观察目标缺少实际的感性认识,出现诸如在显微镜下找不到观察的标本或把污物和气泡当标本进行观察。至于个别辅导和维持课堂纪律往往无暇顾及。反之,如果我们采用录像、投影、显微投影、电子计算机等电教媒体,就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取得较为满意的实验效果。如用显微镜观察实验,我用显微投影仪将观察的标本投出,演示给学生观看;并用投影指示重点。演示过程中,只稍作讲解,学生便可清楚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乃至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自己动手实验,结果非常顺利。空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和维持课堂纪律,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