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新时期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小议(一)

新时期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小议(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拟从网络的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新时期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旨在以全新的视角论述“网络党建”这一具有时代与战略意义的党建新课题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党建;机制;创新;队伍
  21世纪,信息网络将以形式更普及、使用更便捷、内容更丰富等优势进一步快速发展。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已广泛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领域。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党建工作在工作方式上的综合创新,是时代与科技发展给党建工作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一、解放思想,用创新思维搞好高校党建工作
  (一)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实现红色理论学习进网络。“网络党建工作平台”要提供一个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红色理论学习平台。其中,诸如“党员先进性教育专栏”、“理论学习专区”和“网上红色旅游”等学习平台给党团员提供大量详实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还包括大量的图片资料,这些生动而丰富的学习资料将积极推动党员的理论学习,也有利于形成党员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深入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
  (二)创新思想汇报方式,实现思想汇报进网络。这是打破传统的思想汇报仅向组织汇报的主要做法。在网络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包括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同志,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汇报放到“党建网络”中的“思想汇报专栏”,供大家学习交流,并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要做到思想不仅要向组织汇报,更要向群众汇报,接受组织考察,更要在实践中接受群众监督,有助于他们更快成熟起来。
  (三)创新组织生活模式,实现党员的组织生活进网络。在网上过组织生活是打破传统组织生活方式的一种创举。其优势在于:一是组织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党员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二是将党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到外,使在外学习、工作的党员也可通过网上支部与同一支部的成员进行各种党内活动,包括交流、沟通、汇报、民主评议、组织选举等。三是使长年在外的党员通过网站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有自己的“家”。但组织生活的学习材料要做到严谨周密、详实多样,可以包括文字图片、DV短片、影视材料等,支部党员可以通过学习、讨论等交流学习心得。 
  (四)创新支部建设模式,实现党支部建设进网络。为了适应管理体制的变革给党员的组织生活不落实、流动党员增多、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多样化和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不断增多等现状。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采用网络交互性技术,开辟“网上支部”。建立“网络党支部”,是对传统支部的一种突破,可以设计支部留言板,支部成员可在网上直接对话,达到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的目的。从而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地通过信息网络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
  (五)创新党建理论研究模式,实现理论研究进网络。“党建网络化”是一项全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实践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善于研究工作中创造的基本经验、基本做法,并加以认真总结和提炼,升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的理论成果,并用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不断探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开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集结精英,建设高效的党建网站
  (一)在网站建设队伍上,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技术精、作风好的党建网站工作队伍。党建网站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队伍。这支队伍首先要政治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信马列,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要有精深的网络技术知识,能干;第三要有良好的作风,思想解放,艰苦奋斗,努力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二)在信息资源内容建设上,党建网站要注意做到时效性、权威性、特色性、现实性、实用性和互动性。
  1.时效性。因特网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优势就在于,它凭借着网络的高科技手段,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报道,乃至滚动发稿、跟踪报道各类信息资讯。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站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党建网站要赢得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网民中的信誉,也应增强信息资源的时效性。要力争在第一时间里,能够反映出党中央、本地党委或领导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所作的重要讲话、出台的重大举措、理论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党建工作中的新探索、新做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