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简述职校生责任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一)

简述职校生责任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职校生 责任意识 调查 成因

  论文摘要:以职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职校生责任意识量表,从对自己、家庭、他人、集体、社会五个方面的责任意识对职校生责任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祖国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具有报效祖国、报效人民、报效社会的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研究职校生责任意识非常必要。本研究旨在揭示职校生对自己、家庭、他人、集体、社会五个方面的责任意识现状及其成因,并探寻职校生责任意识培养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方法和过程
  
  调查对象从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3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出4个班,共12个班480名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学生对自己、家庭、他人、集体、社会等五个方面的责任意识。
  调查形式(1)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问卷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根据本校的实际,编制了《职校生责任意识调查问卷》。(2)个别访谈。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拟定了统一、具体的访谈提纲,对调查中的一些个案进行访谈,旨在对问卷调查中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个别访谈、交流获得有关信息。
  研究过程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计学生学习责任意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自评,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2)在第一阶段调查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3)有针对性地进行责任意识指导,并注意观察指导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结果与分析
  
  共回收到有效问卷448份,回收率为93.3%,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测得整个问卷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为0.751,数据排列呈正态分布,说明问卷所反映的情况是比较可信的。
  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在此方面,问卷设计了10个问题,包括对自我学习、自身权利、自我行为结果、承诺、过失等的责任意识。调查显示,在对待学习、维护身体健康、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职校生的责任意识不强。有近50%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将正事列为优先,完成后再休闲”,自己也没有“把学习知识看成自己的本分”;有近80%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忌吃垃圾食物”;有75%的学生表示“如果在商店得到了很不好的服务,自己不会向有关人员反映”,尤其是在可能与人直接发生冲突时,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放弃自己的权利。如对“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插队,你会大声批评他,直到他放弃吗?”有84%的学生选择了“否”,且男女生无显著差异。但在遵守承诺、承担过失等方面,填答情况还是令人满意的,有8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个信守承诺的人,有93%的学生在回答“你无意中弄坏了别人的手机,别人不知道时你会主动承认吗”时,选择了“是”。在10个涉及对个人的测题中,除了“你会坚持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吗”这个测题之外,其他的测题男女之间都无性别差异。整个调查还发现,当测题与学习有关时,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但当测题与社会道德准则有关以及涉及个人品德时,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个人访谈时,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且无性别差异。这与调查前的预测是一致的,职校生虽然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但是品德不差。

  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有93%的学生表示,当家庭经济困难时,自己能够省吃俭用,节约花销,为父母分忧解难;有近90%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做家务;还有80%的学生表示,父母心情不好时,自己会主动安慰,努力化解父母郁闷的心情;有67%的学生表示自己关心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经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去探望他们,或是写信、打电话问候他们。访谈时,学生的观点也与此类似,虽然自己有时考虑自己更多一些,表现得不是很听话,有时还会惹父母生气、伤心,但与此同时,自己也会自责、内疚,觉得对不起父母和家庭。由此可见,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对他人的责任意识调查显示,学生在此方面的责任意识受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有时学生搞不清楚到底怎样做才是真正对他人负责。如对“发现朋友违规,你会举报吗?”只有23%的学生表示“会”,而其他学生则明确表示“不会”,认为那样做对不起朋友,是对朋友的背叛。本以为在此方面男女生会有不同认识,在“哥们儿义气”和“社会规范”之间,男生会更在意那种狭隘的“哥们儿义气”,女生应该更注重后者,但调查结果却表明,男女生在此方面并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有时他们不是不想对他人负责,而是不明白“负责”的含义。因此,应从提高他们的认识着手,否则,在错误的认识指导下,他们会继续做出错误的行为。
  对集体的责任意识这部分共设计了5个问题,回答结果表明学生在此方面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有58%的学生表示,班级干部的换届选举与自己没有关系,自己也不关心这样的事情;有45%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发挥特长主动为班级服务。由此可见,学生还没有真正融入集体,还没有形成“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观念,集体荣誉感还比较淡薄。这样会使班集体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经常发生。这与学生一直以来养成的懒散习惯有关,也应与他们在初中的班集体中遭受的漠视有很大关系。
  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广义的社会责任意识包含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此处仅讨论狭义的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个人、家庭、学校之外的,对与个体不发生直接交往的社会他者的责任意识(如关心希望工程、各种灾害等),对个体生存其中的环境的责任意识以及对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责任意识。调查表明,学生在对自己生存其中的环境的责任意识不强,有近50%的学生表示自己不能做到不乱丢废弃电池,外出找不到垃圾桶时也不会把垃圾带回去;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清扫马路、植树造林和照顾孤寡老人等活动;甚至有15%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应该为国家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