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少年 标枪 基础 训练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如何抓好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使其尽快掌握标枪投掷的完整技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以及投掷能力。
现代标枪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及专项投掷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专项技术训练中,亦要求少年儿童运动员就学习并掌握完整技术。如何才能使少年儿童运动员尽快地掌握标枪投掷的完整技术,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以及投掷能力呢?抓好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就放到业余训练工作者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少年儿童运动员高质量的基础训练,是其多年科学训练的前奏。从笔者在青少年业余体校从事投掷项目教学训练近20年的经验中发现,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主要应该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频率、动作速度、爆发力以及弹跳、协调性和柔韧性等素质,通过一般投掷和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来发展力量。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在进行少儿标枪基础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练员所选择的训练内容必须符合少儿年龄特征,采用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要丰富生动;对于标枪投掷的中心技术环节,训练的指导方针要明确,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要让少儿运动员在基础训练中循序渐进,一环套一环地按照教学训练大纲的要求学习和掌握好专项的完整技术,从而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1专项技术的基础训练
业余体校训练的对象是少年儿童,运动员年龄大都在10-13岁之间。从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具有可塑性强、神经兴奋程度高、接受和掌握新鲜事物快、比较容易形成条件反射、肌肉弹性好和关节韧带灵活等特点。从专项技术方面来看,他们已初步掌握了投掷垒球的技术,从投掷动作的共性来讲,投掷垒球和投掷标枪都是从助跑到交叉步,最后用力将器械掷出,但严格来讲,投掷垒球与投掷标枪在技术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从器械的外形来看,垒球是圆形的,标枪则是长圆柱形的;从专项技术上分析,投掷垒球的技术少儿运动员比较容易掌握,投掷标枪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动员掌握不好投枪技术,手指拨不到枪,就会产生力量用不到标枪的纵轴上等问题。为了让少儿标枪运动员尽快掌握技术,笔者在基础训练中比较重视采用投标枪的一些模仿诱导练习。如在徒手练习方面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徒手做引枪交叉步接出手和徒手做引枪交叉步击前上方悬挂物等;持枪练习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原地持枪做引枪练习;(2)持枪成引枪姿势,上一步翻满弓练习;(3)持枪成引枪姿势,上一步翻满弓接出手(只挥手臂,枪不出手);(4)持小木棍或橡皮带做引枪交叉步接挥臂练习。采用以上练习手段的目的在于运用运动素质迁移的原理,促使投掷技术在少儿运动员大脑皮层初步形成动力定型,为下一步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打下基础。
在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方面,教练员指导思想上要树立高速度、大幅度、快节奏地完成投掷标枪全过程的观念,在训练中紧紧围绕“速度”这个核心内容进行。由于少儿时期运动员身体的发育尚未成熟,还不适合进行较大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所以,在训练中不要急于进行投枪练习,不要急于用标准标枪进行专项技术训练,多采用那些具有标枪项目特点,与投掷标枪的完整技术和专项能力紧密结合的诸如投铁棒、投竹制简易标枪、对墙单手或双手投掷报废的篮球排球、投重量不同的实心球或垒球等。采用上述器械,按照投掷标枪的技术来进行大量的原地投、上步投和短距离助跑投等,不仅可提高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投掷兴趣和能力,而且还可以从易到难,帮助运动员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动作,改进投掷技术,直接体验成绩提高的快乐,从而有效提高他们专项投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