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创新途径和对策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面队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队着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时候有必要进行商业银行的创新。本文从商业银行改革的途径和对策两方面探讨了改革问题。
关键字:商业银行创新对策
一、金融业务创新的有效途径
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时必须找准切入点,只有在目前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才能使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更适合国情,刁‘能有效的进行金融创新。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有效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着力增强金融创新内生力,积极进行金融体制的创新
首先,要建立完善金融业务创新的组织结构,要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
其次,明确创新部门的职责和业务部门的创新目标,以利于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最后,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业务创新,都必须由人来实施。所以说,金融创新归根到底还是人刁‘的竞争。为此,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对员工金融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创新能力。
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行金融业务的创新
中间业务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首先是负债业务的创新,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品种,积极开发多功能存款账户并使存款服务丰富多样。其次是资产业务的创新,增加新的贷款品种,大力发展票据贴现业务,把消费信贷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再次是中间业务的创新,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的特点,为外资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加人WTO以后,外资银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中间业务的冲击,因此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商业银行更高层次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正视中间业务相对落后的现实,树立创新意识,继续巩固和推广现有的中间业务项目,逐步开放担保类业务和不断扩大租赁、委托、代理、理财、信息咨询等低风险或零风险中介业务的市场份额。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步形成,中远期则应该逐步转向风险略大、技术要求高的投资银行、期权、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积极探索高科技风险投资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参与方式,并逐渐向全球清算系统及其他知识密集型和高增长、高收益型、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中间业务方向发展。
3.积极开发新的电子技术,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随着电子和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银行业务领域,全球银行业已从传统银行时代逐步进入“超级银行,,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首先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的步伐,大力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程度,抓紧建设国家金融网络主干网和同城、区域、全国一体化资金清算系统,努力推进票据清算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信用卡授信系统、外汇业务系统等重点应用系统的开发,早日实现全国性金融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处理电子化、交易活动电子化和资金汇划电子化,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其次是逐步建成全国性的主干网和分区网相互配套、应用软件系统和卫星通讯系统有机结合的自动网络系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准确、快速、便利、周到的金融服务。
4.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商业银行要想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好金融产品品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一定要适应客户需求,贴近百姓生活,方便客户使用,这样新产品进入市场后才容易被客户接受,刁‘具有竞争力。开发的新产品无论在名称、操作方式,还是在功能、办理手续等方面,必须比以往产品更先进、更新颖,给客户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产品的创新要结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产品便于为客户区别和识别。新产品的问世后,随着被客户大量使用,将进一步增加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增加银行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创新对策分析
加入WTO对我国商业银行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以适应银行业的国际化竞争,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管理制度创新,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1、调整机构设置,构建高效的组织机构。各级分行在内部机构设置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改目前行政主导型模式为客户主导型模式,按照决策参谋系统、市场拓展系统、服务保障系统和监督考评系统重新调整内部机构,压缩管理层,充实一线部门。2、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考评制衡互动的科学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科学决策制度、完善执行制度及对决策和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考评制度。3、建立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制度。4、明确分支行创新权责划分,充分调动基层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