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
详细内容
二○○○年三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在全国教育界掀起了学习《谈话》的热潮。《谈话》的核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技校素质教育,应包括两部分。一是要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要抓好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前者是主体,后者是先导。学校在师资建设中,不仅要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特点,专业特色,发展目标,加强师德教育,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
但从目前技校现状看,师德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重教学轻教育,未将师德教育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去抓紧抓好。二是没有单独制订师德教育方案。教育目标不明确;即使有计划方案,但措施不落实。三是宣传发动不够广泛深入,教师对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部分教师未能以积极姿态自觉接受师德教育。四是师德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新意,仅作上传下达,人云亦云。五是师德教育形式单调,仅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师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存在上述五方面的问题,师德教育实际效果欠佳,致使教师存在重视教学轻视教育的偏见,教育观念滞后,思想行为跟不上时代步伐,与学生产生代沟,从而反过来也影响教学方法的更新,影响教学质量。要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师德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制订方案,狠抓落实,深入开展
技校要发展,关键在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本源在师资,没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提高教师素质,校领导必须要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抓紧抓好。要以校长、书记为核心成立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制订本校的师德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师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要订出贯彻落实方案的措施,可按四步进行,第一是召开师生座谈会,收集师德方面的存在问题;第二是宣传发动,提高教职工思想认识;第三是明确师德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好书,育好人;第四结合师德存在问题,精选教育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第五,落实学习时间,让教师排除干扰,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第六要求教师对照检查自身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制订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的计划;第七,结合职工年度考核,总结师德体会,评比师德成果,树立师德楷模,巩固发展教育成果。只有这样领导重视,周密组织,选好内容,保证时间,落实措施,才能保证师德教育顺利开展,并引向深入。
二、发动职工,提高认识,自觉学习
师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长期有效的重要措施。开展师德教育可采用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个别谈心等活动,去掌握教师对开展师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存在问题,才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师德教育,使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际效果。从目前现状看部分教职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片面认识。一是教学任务重,没时间,不想学;二是学校师德状态良好,不需要认真学;三是师德教育老一套,没有什么好学;四是,师德教育是教师的事,与员工无关。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如不加以克服,就会影响师德教育的深入开展。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先解决这部分教职工的糊涂认识,使他们深刻认识现阶段开展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白师德教育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有其不同的目的要求,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懂得师德教育,常学常新,要不断学习,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本职工作的道理。具体对策是:
第一,大会动员,宣讲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纠正模糊认识,动员教师自觉参与,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师德水平。由党委书记亲自给教职工上师德辅导课,使教师理解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教师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技校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又是改变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强调在现阶段,学校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短期经济行为”、“下海经商”、“行贿受贿”、“黄、赌、毒”等不良风气和犯罪行为,侵袭教育界,对教师影响很大,如果教师放松政治学习,平时不用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就会受其影响,产生违背师德 的不良行为,造成恶劣影响。并要求教职工积极参与,结合自己的思想,认真学习,展开讨论,纠正模糊认识,理解新时期师德,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举办骨干学习班,依靠骨干教师,推动师德教育。可以请省劳动厅市劳动局领导作关于全省技工教育状况和师德教育、师资建设的辅导报告,让教师充分了解全省技工学校师德教育状况。还可以举办师德学习班,学习江总书记《谈话》精神和《教师法》,引导教师深刻理解师德内涵和特征,明确师德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对照检查自身的不足之处,克服缺点,端正教风,提高师德修养。
第三、召开师生座谈会,互相启发,共找师德存在问题,帮助教师端正教风。师德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情,而且是一项与学生德育紧密结合的重要工作。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育无针对性,会发生偏差。因此要把开展师德教育与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进行。先是由学生处召开学生座谈会,诚意向学生征询师德存在问题,然后梳理成条转给教师参考,使教师看到自己在师德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教师明确努力方向,订出个人提高师德修养的规划。
第四、学校可成立师德教育宣传报道小组,明确宣传报道内容与任务,发动全校师生撰写通讯稿件,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出黑板报、墙报、手抄报和广播,大力宣传开展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好人好事,批评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师德教育氛围。
三、严格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师者,人之楷模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既要教学生学好功课,更教学生学会做人。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质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做一个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的楷模。为此,必须要求每个教职工把为人师表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检点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合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师行为规范》,编印成册,人手一份,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第二:严格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叫教职工做到的事情,领导自己首先要做到。
第三:加强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要求职工遵纪守法,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积极从教。要求每个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教好每一个学生”。不准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不准迟改欠改作业,不准羞辱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如有违反,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
第四:要求教职工把学生德育工作向教学、管理和生活每个环节渗透,全方位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优良校风。为加强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学校应制订《德育工作网络系统和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校领导值班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安全文明大院建设实施方案》等有效的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要求教职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别是教务部门,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师德内涵,另一方面要将师德内涵转化为良好的师德表现。平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维护自身形象,做学生的楷模;更重要的是要以良好的师德表现在理论技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结合有关内容,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真学习,掌握技术,提高素养使他们成长成才。并把这实施效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这样就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起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