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套管针在静脉切开术中的应用(一)

套管针在静脉切开术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套管针在静脉切开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52例静脉穿刺失败的危重病人,采用静脉切开后直视下进行套管针穿刺。结果 本组52例均置管成功,建立了可靠的输液通道,未出现套管脱落、渗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在静脉切开术中使用套管针穿刺代替常规的硅胶管置入法可起到简化操作、缩短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套管针; 静脉切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venotomy trocar in the application. Method 52 venipuncture failur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fter the open-incrision under intravenous needle casing.Results The 52 cases were suesfully tubing,estsblishment of a reliable channel infusion didn’t happen casing peeling,leskage,infection or other plications. Conclusion Venotomy casing used instead of the silicon tube insertion needle can play simplify operations,reducing the time and illness plications,and so on,that deserves clinical use.

  【Key words】 trocar;venotomy

  近年来,套管针输液在临床护理中逐渐引起重视,相对于其他输液方法,其优越性正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1〕。在抢救急性重症创伤大出血,如肝脾破裂、宫外孕急性大出血以及各种外伤出血的输液中,套管针已在逐渐取代头皮针、注射针头。急重症创伤患者由于创伤重、失血多,往往处于休克状态,需要大量补液。而该类危重休克病人有时因血管塌陷、肥胖及技术因素而致静脉穿刺失败。对此类病人,如何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本院自2000年2月~2005年10月对52例静脉穿刺失败的危重症患者,采用静脉切开后再置套管针,及时有效地给患者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中,男17例,女35例,年龄2~76岁。宫外孕急性大出血21例,肝破裂9例,脾破裂8例,颅脑外伤5例,四肢骨折4例,子宫破裂1例,绞窄性肠梗阻2例,多处复合伤2例。均通过2~4次的静脉穿刺失败。

  1.2 操作方法 (1)根据不同年龄及穿刺血管等情况选用不同直径的静脉穿刺套管针。套管针规格有:22G/φ0.9mm,滴速36ml/min;20G/φ1.0mm,滴速66ml/min;18G/φ1.3mm,滴速96ml/min;17G/φ1.4mm,滴速136ml/min。我院多采用20G/φ1.0mm、18G/φ1.3mm两种规格的套管针。(2)准备好要输液的液体,排尽空气备用。(3)根据出血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静脉切开穿刺部位,一般选择下肢足踝部的大隐静脉,亦可选用肘部的贵要静脉及头静脉。(4)确定静脉切开穿刺部位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寻找到要穿刺的静脉,稍做游离后用血管钳挑起固定(以上操作由医生完成)。护士戴好无菌手套,右手持套管针,在直视下将套管针刺入血管,见到回血后,退针芯到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整体缓缓送入血管约1.5~2.5cm,拔出针芯,迅速接好输液管,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需要调整滴速。由医生缝合切开的皮肤,并用丝线结扎固定套管针于皮外,盖好敷料,外面再用透明贴膜固定套管针翼部,以防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