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在旅游高等教育中的实施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含义,指出了旅游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应注意课程选择、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最后,作者就当前旅游双语教学提高师资水平、激发学生兴趣、完善教材内容和双语教学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双语教学;;旅游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Inter技术的迅猛发展,代写论文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加入WTO及北京2008奥运会的举行,促进了中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如何培养新时期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外语、知识+技能)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旅游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旅游涉外管理人才为主要目的,这些人才诸如导游、接待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而且还要能够用英语思维直接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并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形象。这给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双语教学集专业学习、英语学习为一体,在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在旅游高等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成为当前众多旅游教育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旅游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中的教材选择、师资配备、学生需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旅游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指明方向。
一、双语教学及其含义
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根据英国《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意思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进行学科的教学。卡明斯(Cummins)对其进一步解释:“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1]。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展与深入,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通用语言,当前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用英语作为专业教学的媒介。
双语教学是将外语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通过用外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使外语学习与专业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它不同于英语专业教学,英语专业教学侧重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强调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很少涉及其他非语言学科的专业课知识,主要培养英语语言理论和应用人才。专业课双语教学只把英语作为教学媒介,侧重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解,不强调学习英语本身,以培养非英语学科的人才为主。因此,双语教学课堂绝非英语教学课堂。
二、旅游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开展双语教学是旅游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了第四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代写毕业论文 明确要求各高等院校在3年内要开设5%-10%的“双语”教学课程,特别是一些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专业和学科应尽快与国际接轨。时至今日,各高等院校相继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由于旅游活动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实践性和涉外性,旅游高等教育更要首当其冲。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新型的旅游人才不仅要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和汉语文化,还要通晓外语、熟悉外国文化、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双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合二为一,是培养旅游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有效途径。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有些高校将取消专业英语课程,而增开双语教学科目。双语教学已成为衡量本科教育水平,突出高校办学特色,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双语教学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需要。
2.实施双语教学是旅游学科和旅游教育发展的需要
旅游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最先出现于西方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些国家无论是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还是旅游教育都相对成熟,研究成果硕果累累;而我国旅游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之相比还比较落后。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新型的旅游人才不仅要具有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不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自学能力。旅游高等教育人才不仅要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旅游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国外相关状况,以更好的适应国际社会竞争的需要。双语教学为学生构筑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客源地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思考问题,凭借语言优势,能更直接、更迅速地把握学科、行业最新的发展态势,开拓视野、拓宽旅游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借鉴国外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更好地认识、解决本国旅游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因此,双语教学是沟通旅游专业人才所需理论、语言和技能的一座桥梁,是完善旅游学科的发展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和提升就业率的需要
传统的旅游教育模式将专业教育和语言教育相分离,使旅游高等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求。旅游人才,尤其是占到35%的旅游各专业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因为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职业生涯的落差,导致旅游人才的流失[3],从而造成旅游本科生就业率较低,生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双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势必增加学生学习外语的压力和动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求职就业方面占有竞争优势。实践证明,双语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英语知识,增加专业词汇量,还能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借助外文书刊和网络及时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学术动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
新时期的要求不仅对高等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国内外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与扩展,各国互派教师访学,要求教师不仅懂外语,还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我国目前高校的旅游专业的青年教师大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六级英语水平,如果在高校不开展双语教学,英语得不到再学习,就会导致英语水平逐步退化,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相反,通过双语教学,教师通过备课查阅外文文献资料,用双语授课及课外辅导,教学相长,不断积累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使教师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三、旅游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适宜的双语教学学科
学科是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它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目标。根据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双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应选择实用性强、文化性强及基础性强的课程。代写医学论文 实用性即具备鲜明的实用特色,与旅游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课程,如《模拟导游》、《饭店管理》等。实施双语教学,既可将语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又便于实践特色导入教学,有助于提高旅游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充分实现双语教学的价值。文化特色既是课程注重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又注重对外国文化及其思维模式的把握,如《中国旅游文化》、《客源国概况》,这些课程导入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两种语言思维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对外交流。为更好地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还应开展一些基础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等。双语教学积累一定的专业词汇,能够奠定理论和语言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双语教学科目并非越多越好,学科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教学大纲、师资水平、学生水平等因素,避免盲目上马,一哄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