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一)

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一)

详细内容

“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这恐怕是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实情。校方经常倒苦水:想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就有家长说不务正业;想少补些课,就有家长担心孩子成绩掉队。也许有些家长会振振有辞: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与就业环境下,“升学率”仍然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推行素质教育使孩子得不了高分、上不了大学,“十年寒窗苦”便会无功而返。有些家长甚至抱着孩子“不上名校誓不休”的态度,不仅不给孩子减负,还给学校加压。还有的家长片面理解素质教育,互相攀比,以为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考虑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素质教育虽然实施多年,在面对高考升学率这一硬指标时却显得如此脆弱,令人深思。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从现代教育角度来规范素质的概念,应该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结构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素质、情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自然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性品质、意向性品质和个性品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精神素质、专业素质和自我意识。素质结构中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二、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音乐、美术范围之内,它应该展示的是庞大的文化园林中各种艺术的魅力。这种魅力涉猎范围之广,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潜移默化的起著作用。这种作用不是轰轰烈烈的,也不是石破天惊的,而是一点一滴、温润柔和的,有其明显的潜在性,迟早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逐步增强的,是通过后天日渐积累形成的。虽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由于人的经历、思想水平等个体因素的差异而使不同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大相径庭,审美情趣和品位也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只有不断的使年青一代接受美的教育和陶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才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从而来不断的完善他们的文化素质。
  (三)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都很年轻,正处于待发展、待成熟阶段,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陶冶其情操,就会很自然的与“四有”教育、“五爱”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多年来,我园一直在搞美术作品展览、比赛、音乐比赛等,使学生在作品中感受美,最后创造美,同时使学生在这种潜滋暗育的审美教育中形成了优良的品德,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对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四)审美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中的作用。审美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拿美术科来说,美术课的教学特点是用生动直观形象来教育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接受知识。此外,美术通过具体的线造及其各种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
  三、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一)审美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人对于美尤如蜜蜂对花一样,天然肯有一种趋美冲动,这种趋美冲动甚至使得审美主体发生爱屋及乌的迁移效应,即在审美的同时,连带接收与之有关的其他信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息)。刚性教育经过审美媒介的柔性自理即把严肃的理性说孝籴马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和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就会产生“寓教于乐”的审美效应。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识向思想道德行为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的、稳固的、不可动摇的,他的价值观、人生观才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所以,审美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