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一)

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影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学校的管理模式还被禁锢在旧的传统意识之中,因此教育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使命。本文从创新的角度为出发点,探究如何使教育管理向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教育管理 创新 科学化发展
  
  从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现状看,无论是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无论是管理队伍和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方法和手段都不能适应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管理渗透于教育领域的一切方面,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教育科学化的目标相适应,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管理的创新科学发展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校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
  从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已成为教育落后众多因素的根源。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主动研究新情况,陈旧的管理理念保护了落后的管理方式。
  (二)教育管理组织的不科学
  当前实行的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一般是以垂直控制的金字塔型为主,它容易造成组织结构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过小,从而造成组织结构层次重叠,工作效率降低,同时还容易导致部门和人员之间的隔膜,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教育管理创新精神的凸现,既不利于创新,也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管理制度的内在特性角度来说,一方面,管理制度应充分体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现实情况是管理制度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旨意的复制品。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造厂”、“加工厂”,脱离各层级管理实体的实际。
  (四)教育管理队伍素质的不完备
  目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在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管理主体往往能级不符,能人提不上来,庸人沉不下去,加上对管理队伍的重视不够,降格以求,导致了冗员堆积。严重制约了管理主体潜能的发挥。二是管理思维定势陈旧。由于长期以来,把教育管理单纯地作为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遵循“行政服从,执行照办”的工作方法,这从根本上扼制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涵义
  
  (一)教育管理创新是指教育管理主体实现的自我改造和变革,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活动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通过创造性活动,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扬弃并获得新的认识和创造新的发展的活动及过程。
  (二)教育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创设一种新的观念、理论、体制、机制、技术和手段以激活人的创造力,为善于创新的人提供发挥其作用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求得新发展。当前教育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管理创新体系,创造出良性教育创新管理机制和氛围,以促进教育创新,积极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现代公民,不断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三)在国家教育创新体系中,教育管理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它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观念的创新、教育管理组织的创新、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