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高龄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一)

高龄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总结13例高龄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认为重点是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切口引流管护理,有效地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防止各种并发症。通过治疗护理,术后所有的患者症状都得到缓解,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所有的病例没有出现腰椎不稳定。1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老年;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护理

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概念是: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所致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症,可因骨性椎管或硬脊膜狭窄引起,不包括单纯椎间盘突出、感染和新生物所致的椎管内占位病变所引起的狭窄。椎间盘突出如果与其他类型的狭窄同时存在,则也被视为病变的组成部分。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管狭窄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在临床上相互伴随。2005年3月―2007年1月,本院骨科对13例高龄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于病变节段行扩大开窗减压加植骨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62~83岁,平均72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单侧或双侧下肢间歇性跛行,单次行走500m,伴有臀部或下肢麻木,行走时臀部、下肢酸胀、疼痛、乏力,感觉异常。查体: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例,小腿相应皮肤感觉明显减退者9例,跟腱反射减弱6例。腰椎片见病变节段:L4/5 6例,L5/S1 3例,L4/5~L5/S1 4例。入院后拍过伸过屈动力位片见10例腰椎稳定,3例L4/5不稳,10例腰椎CT检查,其中3例腰椎CTM,11例腰椎MR检查,提示责任节段与临床相符。

1.2  手术方法  麻醉后,俯卧位,术中根据临床、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于病变节段行扩大开窗减压,将小关节内侧增生肥大的部分切除,不超过整个小关节的30%。切除病变椎间盘,扩大侧隐窝,使受限神经根能够在神经根管内自如移动。3例L4/5不稳者行钉棒内固定,13例均行后外侧植骨。术前进行JOA评分,术后3个月和1.5年进行JOA评分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价腰椎稳定情况。

1.3  结果  所有患者的症状术后都得到缓解,术后3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提高6.0分,术后1.5年JOA评分较术前提高5.5分,所有病例没有出现腰椎不稳定。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评估  老年人脏器和细胞功能均处于退化中,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退,机体易患各种慢性疾病,主要合并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手术耐受能力,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多。因此在手术前要重视此方面的评估,把握手术时机,及时治疗各种内科并有疾病,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1〕。

2.1.2  术前训练指导  嘱患者戒烟,指导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指导直线翻身方法,练习俯卧位。

2.2  心理护理  因腰腿痛症状反复发作,病程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他们非常渴望通过手术尽快解决病痛,对手术期望值较高,又表现出对手术的恐惧,应向患者讲明手术大致方法,介绍成功病例,老年人对病情估计较悲观,心理上有孤独感,同时患者大多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所以对老年护理要耐心,不厌其烦,多与其沟通,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康复程序和注意事项,都应详细向患者讲明,多巡视多交谈,使老年人明白和理解,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监测  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血容量不足致低血压,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心电监护,每30~60min记录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3~4L/min。同时记录尿量。

2.3.2  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6h,防止过早翻身引起创口活动性出血,以后每隔1~2h翻身,翻身时,护士一手置患者肩部、一手置髋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

2.3.3  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折叠及堵塞,一般术后24~48h 拔除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正常为50~200ml/d,呈暗红色,如引流液多,提示有活动性出血,一般术后当天引流液为鲜红色,24h400ml,如引流液颜色变淡,呈淡红色且引流量在500ml以上,患者主诉头痛、头晕或有呕吐,提示有脑脊液漏,立即报告医生处理〔2〕。如引流管已拔,伤口处有波动感,也要留心是否脑脊液漏。

2.3.4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术后72h内不可放松对神经功能的观察,因术中脊髓的牵拉及血肿的压迫,容易造成损伤,所以要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术后即让患者活动足趾,触摸是否有感觉。本组13例患者术后均用甲强龙80mg静推Bid×3d,以减轻神经根水肿,所有患者术后下肢麻木等症状均较术前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