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蒿的性状和显微鉴定(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利用苦蒿资源。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对苦蒿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描述并绘制了苦蒿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结论为苦蒿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苦蒿; 顶羽菊; 性状; 显微鉴定
苦蒿来源于菊科植物顶羽菊的地上部分,又名苦艾,维吾尔名克可日〔1〕,分布于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风湿之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炎,痈肿病毒等症〔2〕。目前国内对该生药的相关研究少有报道,我们对该生药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制订相关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样品采自石河子市,经谭勇副教授鉴定为顶羽菊Acroptihn repens (L.) DC.;YD?1508型切片机;MOTIC SFC-28型显微镜。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定茎淡绿色,被白色柔毛,手搓有白色粉霜,多分枝,分枝呈十字形互生,长20~40 cm,直径0.1~0.3 cm,平直细瘦,具纵棱,折断面较平坦,刺片状,五棱形,老茎中空。叶互生,无柄,皱缩或破碎,完整者浸润展平后呈长披针形,全缘,两面密被柔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数层,白色或淡黄色,卵形或宽卵圆形,先端尖而柔软。瘦果,白色,宽卵圆形,长2~3 mm,宽1~2 mm,略扁平,具白色冠毛。有的残留有花,花冠淡紫色。体轻质脆,味辛、苦。见图1。
2.2 显微鉴定
2.2.1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类长方形,生有少量非腺毛及腺毛。栅栏组织由2~4列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内含淡黄色油滴、颗粒状分泌物,偶见菊糖。海绵组织有多列薄壁细胞组成,细胞类球形,间隙明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略小于木质部,韧皮部外侧具厚角组织,新月形。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