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临床电子病例的医学实习生学习系统设计
详细内容
1 临床电子病例的系统特点通过对某医学高校临床学院电子病例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出目前临床医学实习生通过电子病例学习和管理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是:第一,临床电子病例的学习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实习医学生只有在带教医师许可下才可以浏览,致使实习医学生阅览电子病例的地点和时间受到限制;第二,临床电子病例侧重病人诊断、治疗、护理方1面的管理,缺乏临床教学资源的管理,没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是资源的浪费;第三,学习资源缺乏系统性,检索学习资源的信息只能通过病人的住院号、病房号、科室等才能检索到相关学习资源,没有按学科分类建立相应的学习资源。
根据对现有临床电子病例的管理模式以及系统远期发展需求,临床电子病例的医学实习生学习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实用性。与医院临床电子病例管理的实际相结合,整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医学知识,研究构建丰富的临床教学共享资源库,使临床电子病例管理系统的学习资源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高效性。系统运行效率要高,并发访问、处理数据的能力要强,响应的时间要快,以适应临床实习生学习资源容量大及学习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可靠性。系统应能稳定、可靠地运行。采用C/S结构的客户端数据单元技术管理方式和B/S的客户端数据浏览方式的结合,可以使系统安全运行得以保障。可维护性。要求系统与医院临床电子病例系统的数据通过COM组件技术实现对接,易于数据的增减、更新等,另一方面应使系统的结构做到模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安全性。医院临床电子病例系统的数据在医院局域网内要求保密,在万维网内要求绝密。对所建立的数据接口,系统必须有严密的安全管理机制。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配置有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存储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6],具体硬件设备如表1所示。表1 系统硬件结构列表设备名称 用途 设备名称 用途数据库服务器 信息管理 多媒体投影系统 学习资源展示网络存储器 文件存储 工作站PC用户信息、文件管理Web服务器IIS信息服务 交换机 网络IP地址分配FTP服务器 文件调用 学生PC学习资源浏览
2.2 系统的软件设计COM软件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大而复杂的软件应用分成一系列的可先行实现、易于开发、理解和调整的软件单元,也就是组件(components)。组件间通信实现的基本方法是定义通信接口,也就是说,接口定义了组件间通信的协议。根据Microsoft组件对象模型的约定,所有的接口必须从IUnknown接口派生,组件间通信通过从接口IUnknown派生的接口中获得必要的方法,获得数据和执行操作。所定义的通信接口中的方法是在服务组件的类中实现的,类中方法定义必须与接口中的定义保持一致本系统正是基于这 一 思 想,通 过 对wininet.dll、msado21.tlb、ft-pocx.ocx等组件提供的数据通信接口而实现数据文件的传输、查询、删除等管理功能。
2.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要求,把描述学习资源文件的基本相关信息存储到SQL Server2000中统一管理,数据库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数据表文件:学习资源索引表,学习资源管理表,其E-R所示。 系统E-R系统的功能根据需求,系统应实现的主要功能有:服务器端的数据层管理,学习资源文件管理及其数据的安全管理,其HIPO(hierarchy plus input-process-output)。
各模块的功能如下:数据层管理。主要基于COM技术实现电子病例数据和学习资源数据相互转储,包括文件及其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新等。学习资源文件管理。主要利用FTP和Web技术实现学习资源文件的调用与管理。数据的安全管理。由于电子病例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安全认证及对数据的加密/解密对于系统来说相当重要。模拟临床电子病例的医学实习生学习系统HIPO 系统的实施该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此系统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便于他们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次性将临床电子病历的数据转储到学习资源库内,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检索。SQL数据管理使学习资源在数据库内统一管理,减少了临床电子病历学习资源的浪费,使临床电子病历学习资源达到充分合理的利用5 结束语本系统是在对目前临床医学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临床电子病历管理及实习生获取临床电子病历学习资源的实际现状而设计的模拟临床电子病例的医学实习生学习系统。该系统的实际运用效果表明,数据层管理模块使学习资源得到统一安全维护,为学生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对深化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效果。(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