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病原检测分析(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荧光免疫法;呼吸道合胞病毒;婴幼儿;鼻咽分泌物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分类。方法对天津市儿童医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4月住院的20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集的鼻咽分泌物用荧光免疫法(IFA)进行7种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检查。结果2038例患儿中,阳性标本790例,占38.7%。790例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742例,占93.9%。结论呼吸道病毒是造成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而在3岁以下婴幼儿中,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0~3岁的婴幼儿的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的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季节分布明显。
【关键词】荧光免疫法;呼吸道合胞病毒;婴幼儿;鼻咽分泌物
Detectingandanalysisaboutthepathogenofviralpneumoniainchildrenandinfa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athogenofviralpneumoniainchildrenandinfantbelow3year-oldinTianjinarea.MethodsExaminationthenasopharyngealsecretionfrom2038acute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patientshospitalizedfromOct2005toApr2006byIFA(immunefluorescenceassay),whichcanfindout7virusimmediately.ResultsIn2038childrenpatients,positiveis790,witharatioof38.7%.Inallthesepositivesample,RSV(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positiveis742,witharatioof93.9%.ConclusionRespiratoryvirusisthemainpathogenof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children,andbelow3-year-olderchildrentheRSVisthemaincausingofviralpneumonia.Theinfectiousopportunityismuchhigherbelow3-year-oldcontrasttochildrenwhicholderthan3,seasonaldistributingcanbeobservedmarkedly.
【Keywords】immunefluorescenceassay;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childrenandinfant;nasopharyngealsecretion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ARI)是儿科常见病,目前已证明95%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大部分的下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以外的病原体引起,其中以呼吸道病毒最常见。3岁以下婴幼儿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RSV感染常年均有发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3岁以下小儿易感率高,临床表现以低热、下呼吸道病变多见,婴幼儿多阵咳、喘憋症状明显。并呈一定的季节流行趋势,且各地区的流行状况又不尽一致。以下报告天津市儿童医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4月用荧光免疫法(IFA)对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的7种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检查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4月因呼吸道感染入院的3岁以下患儿2038例,男1405例,女633例;年龄6天~3岁。
1.2材料荧光显微镜(型号:NikonTE2000-U),离心机(型号:BeckmanCOULTERAllegraX-22),旋涡混合器(型号:QL-901),37℃恒温箱(型号:HH-B11海河),一次性婴儿吸痰器,七孔玻片,病毒诊断试剂盒(DiagnosticRespiratoryInc,D3-DFARespiratoryVirusScreeningUSA)。
1.3方法
1.3.1标本采集及处理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到床旁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7~8cm,负压吸取1~2ml分泌物置于含6~8mlPBS的离心管充分混合。立即送回实验室用旋涡混合器充分振荡,2000r/min离心15min,弃去上清,沉淀物中再加入6~8ml的PBS,用玻璃滴管反复吹打,直至黏液均呈泡沫状。再次2000r/min离心15min,弃去上清,保留沉淀物。如沉淀较少或不可见,则只留大约0.5mlPBS,用玻璃滴管将悬液吹打至淡云雾状(如仍有黏液可用上述方法再洗1次)。
1.3.2细胞片制备用尖头滴管吸取上述悬液,滴于已备好的七孔玻片上,每孔滴加约25μl,室温下空气干燥,用4℃丙酮固定10min。
1.3.3Chemicon免疫荧光试剂染色用内含伊文斯蓝荧光素标记的RSV、ADV、FluA、FluB、PIV1、PIV2、PIV3型单克隆抗体各25~30μl分别滴加于上述已备好的细胞片上,37℃孵育30min,用PBS/Tween洗片3次(1min-3min-3min),再用蒸馏水洗片1min。空气干燥后用封片剂(pH8.5甘油缓冲液)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3.4阳性结果判定每视野呼吸道上皮脱落细胞≥20个,其中细胞核和(或)胞浆内可见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和(或)荧光斑点数目≥2个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试剂盒内提供阳性及阴性质量控制对照片与标本同时染色。
1.3.5统计学处理各组感染阳性率使用四格表χ2检验。
2结果
2.1阳性标本检测的2038例标本中阳性标本790例,占38.7%。
2.2各性别组的阳性例数及总阳性例数经χ2检验显示,性别和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3.69,P>0.05),见表1。表1各性别组呼吸道感染阳性率(略)
2.3各年龄组的阳性率经χ2检验显示,0~3岁四个年龄组感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2.35,P0.01)。2岁以内各组差异无显著性(χ2均3.84,P>0.05)。2岁的三个年龄组的阳性率与2~3岁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χ2值为10.53,9.1,8.55。P0.01),见表2。表2各年龄组呼吸道感染阳性率(略)
2.4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从图1可见,2005年11月~2006年3月间,为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季节(见图1)。而2005年4月~2005年11月间呼吸道病毒阳性患者仅为散发(10例)。图1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