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2型糖尿病患者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hs?CRP、ET?1关系的研究(一)

2型糖尿病患者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hs?CRP、ET?1关系的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方法:将62例T2DM患者,根据双下肢胫后动脉IMT分为两组,分别测定hs?CRP、ET?1,同时测定血脂、血压等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hs?CRP、ET?1均明显增高(P0.05,P0.01);在糖尿病组中,胫后动脉IMT≥1mm组hs?CRP、ET?1均明显高于IMT1mm组(P0.01)。结论:hs?CRP、ET?1是影响T2DM患者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相关因素。炎症反应与内皮损伤可能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超敏C反应蛋白 内皮素?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为主要表现,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变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直接表现之一。炎症反应与内皮功能紊乱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病理改变,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是反映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紊乱的特异性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T2DM患者下肢胫后动脉IMT与hs?CRP、ET?1的关系,探讨hs?CRP、ET?1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T2DM患者6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0例,女32例,年龄38~79岁。根据双下肢胫后动脉IMT分为两组,其中双侧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均1mm者28例,男13例,女15例,为T2DM无胫后动脉IMT增厚组(糖尿病1组);任意一侧胫后动脉内膜中层≥1mm者34例,男17例,女17例,为T2DM胫后动脉IMT增厚组(糖尿病2组);正常组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48~78岁。为体检合格人群,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无糖尿病,双侧胫后动脉IMT均1mm(正常组)。

1.2 诊断、排除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有心衰、脑卒中等心脑疾病者;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排除近3个月内有急慢性炎症者。

1.3 体格检查指标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腰围符合WHO符合1995年推荐测量方法。血压取清晨静息状态时测量。

1.4 标本采集与处理 患者禁食8~12小时后,次日清晨采静脉血测定hs?CRP、ET?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中hs?CRP用生化法测定、ET?1用放免法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各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脂、hs?CRP、ET?1比较 正常组与糖尿病1组比较,BMI、腰围、TC、TG、HDL?C、LDL?C、hs?CR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bA1c、ET?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组与糖尿病2组比较,BMI、腰围、SBP、DBP、 TC、TG、HDL?C、LDL?C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HbA1c、ET?1、hs?CRP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1组与糖尿病2组比较,糖尿病病程、SB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s?CRP、ET?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年龄、BMI、腰围、DBP、HbA1c、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三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比较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糖尿糖1组比较,*P<0.05表2 三组SBP、DBP、HbAlc、ET?1、hs?CRP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糖尿病1组比较,*P<0.01表3 三组血脂比较(±s)mmol/L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两侧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应变量,以年龄、糖尿病病程、BMI、腰围、SBP、DBP、HbA1c、TC、TG、HDL?C、LDL?C、hs?CRP、ET?1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ET?1是影响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正相关因素。以左侧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为Y=-0.841+1.539X1+0.017X2(X1 :hs?CRP;X2 :ET?1);以右侧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为Y=-1.087+1.539X1+0.025X2(X1 :hs?CRP;X2 :E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