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磁共振征象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目的:研究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本组经临床证实的女性盆腔炎性肿块16例,年龄27岁~70岁,分析其MRI征象。结果:女性盆腔炎性肿块可以发生在盆腔的任何部位,附件区多见,形态不规则,周围有粘连,但不浸润,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多出现整体强化。结论: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块部位、大小,与盆腔良性肿瘤容易鉴别,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须谨慎。
〔关键词〕 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磁共振检查
由于女性盆腔解剖结构特点,炎性肿块临床上经常遇见,而且位置隐蔽,磁共振成像(MRI)由于可以多方位成像,多参数扫描而突出其优越性,为我们提供了女性盆腔炎性肿块鉴别其他占位病变的可靠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段为27岁~70岁,来自2003年3月至2006年8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9例经手术证实,7例经临床抗炎治疗效果明显,最后诊断为炎性肿块。
1.2 MRI检查条件 应用深圳安科公司生产的OPENMARK-3000永磁型MRI扫描仪,使用正交体线圈,以正中冠状位作定位像,层厚7 mm,间隔1.5 mm,自耻骨联合向上扫15层,行横轴位T1WI、T2WI扫描,扫描参数,T1WI:TR=360 ms,TE=16 ms;T2WI:TR=3 000 ms,TE=102 ms;冠状位行T2WI扫描,扫描视野350 mm×350 mm;增强行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扫描,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0.2 ml/kg。
2 结果
2.1 肿块的位置及大小 MRI由于能多方位成像和对软组织高度的分辨力,可以明确显示炎性肿块的位置和大小,肿块可在盆腔的任何部位,本组发生于一侧附件7例,两侧附件2例,1例发生于子宫直肠陷窝上部,最大截面为12 cm×12 cm×10 cm,最小3.5 cm×4 cm×4 cm。
2.2 盆腔炎性肿块形态、边缘及信号特征 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不清楚,可与周围组织如盆壁、子宫、肠管有粘连,但不向深部浸润。内部信号T1WI多为不均匀的略低于软组织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高信号,部分边缘处可见境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的小囊变信号,有时可见分支状及索状结构,范围大者子宫直肠陷窝可见积液。增强扫描:肿块大部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2.3 临床症状 女性盆腔炎性肿块普遍有下腹部疼痛,急性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合并腹膜炎可引出压痛、反跳痛,出现恶心、呕吐、腹涨,慢性患者往往症状较轻偶有腹疼,体检下腹部可触及肿块,移动度差,内诊可有子宫触疼,阴道分泌物增多,血液化验检查提示WBC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