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踝关节骨折CT三维重建空间分型初探(一)

踝关节骨折CT三维重建空间分型初探(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评价踝关节三维CT重建检查的价值以及能否根据三维图像进行踝关节骨折的空间分型。〔方法〕收集2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片和三维CT重建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X线平片与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结果相符的6例(30%),X线平片发现了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更多骨折的5例(25%),X线平片怀疑有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确定诊断的6例(30%),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更正X线平片诊断的3例(15%)。〔结论〕可以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对踝关节骨折进行简单而直观的三维空间分型。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CT三维重建;空间分型

踝关节骨折临床多见,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 %〔1〕,其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目前踝关节骨折分型都依据X线平片进行、治疗原则或手术方案也通常以X线检查为依据,多数踝关节骨折根据X线片均能明确诊断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踝关节是由胫腓骨远端、距骨共同组成,难免有骨质的重叠,容易漏诊且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和移位程度。今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影像学中的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普通平片相比,二维CT片虽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较细微的骨折线,但其扫描方式所限,缺乏立体感或和直观性,特别是观察水平和多发粉碎性骨折不理想,容易使临床医师对骨折线的理解产生偏差和分歧〔2〕。螺旋CT由于其扫描连续层薄,重建图像质量高,无失真现象的特点,应用CT三维重建,可以从各个方位立体观察踝穴的形态及关节内各关节面,对不同方位的骨折线清晰显示,更立体直观的显示骨折端的移位情况,弥补了X线平片或二维CT存在的不足。

  1 临床资料

为了评价踝关节三维CT重建检查的价值以及能否根据三维图像进行踝关节骨折的空间分型,我们共收集了2007年08月至12月2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片和三维CT重建图像进行分析。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39.5岁;左侧8例,右侧12例。X线平片与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结果相符的6例(30%),X线平片发现了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更多骨折的5例(25%),X线平片怀疑有骨折但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确定诊断的6例(30%),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更正X线平片诊断的3例(15%)。

  2 讨论

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及移位形式很复杂,仅凭X线片很难对骨折的特征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凭借CT平扫的图像也难以从整体上认识踝关节骨折。传统的踝关节骨折分类根据X线平片,但踝关节是一个立体三维结构,不仅有内外之分,还有前后之分。因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全面的骨折线走行及骨折移位程度,使临床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可以在三维立体空间对骨折有全面的认识,它可以准确地显示内、外及后踝的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对踝关节骨折的进行简单而直观的三维空间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