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一)
详细内容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尿路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下段结石,以其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我科自2008年5月开展此项技术,已治愈32例尿路结石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31-57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左输尿管结石17例,右输尿管结石1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24例。
1.2治疗方法病人入手术室,采用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在监视器下经尿道向患侧输尿管插入输尿管镜,发现结石后,插入气压弹道金属针,启动空气压缩泵,采用连续脉冲方式将结石碎成0.2-0.5cm碎块,碎石后可用碎石钳取出,剩余更小的石块待其自行排出。碎石完毕常规置入双J管,留置硅胶双腔尿管2-5天,术后抗炎、镇痛、对症治疗。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多数有反复发作的急性腰腹部疼痛病史,经反复治疗未能治愈,而且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患者普遍对治疗效果存在怀疑和恐惧心理,缺乏信心。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向病人讲解碎石的原理、手术方式、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及手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例举同类手术成功的例子,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使病人能够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2.1.2术前准备手术之前应常规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凝血常规、术前输血常规等必要检查;做好备皮、配血、皮试等常规术前准备;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者,需监测血糖和血压的变化,控制血糖和血压平稳,以利于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的练习,以适应术中体位的需要。术前晚进流食,术晨给予清洁灌肠,术前禁食6h。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给予硬膜外麻醉后常规护理,术后平卧6h,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以每小时尿量在100毫升以上、24小时尿量3000毫升以上为宜,防止泌尿系感染并有利于残余结石的排出。
2.2.2留置尿管护理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尿管,防止尿管受压、扭曲、堵塞,引流管和尿袋的位置不超过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持续开放尿管,减轻膀胱内压,减少尿液返流至肾盂的机会。注意尿液的颜色、性质、量并作记录,定时挤捏尿管,以防小血块堵塞。
如有凝血块或碎石堵塞,可由上到下挤捏管道,若无效时,可用20ml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生理盐水低压反复冲洗导管。每日更换尿袋1次,每日早晚两次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预防逆行性尿路感染。
2.2.3双J管护理双J管不但能起到引流、支撑的作用,而且可以预防堆积的结石碎片形成石街,小结石还可沿双J管下滑,有助于结石的排出,同时也可防止血块或碎石颗粒造成输尿管阻塞,粘膜损伤、水肿而引起粘连。但双J管作为异物置入后常会出现发热、腰腹部不适、异物感、疼痛等症状。因此置管期间护士应首先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患者情绪紧张,鼓励病人置管期间应多饮水,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做一些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大笑、用力排便,防止双J管移位,引起出血,尿液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