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的免疫学检测研究(一)

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的免疫学检测研究(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学检测;中医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累及多系统并伴有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近年来,由于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更加深入。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也将宏观辨证与微观检测结合起来,尤其是免疫学方面的检测。

  1 T淋巴细胞亚群
  
  施欣红等〔1〕观察中药二青汤对SLE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其以单克隆抗体法,对45例SLE患者与22例健康对照者同步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测定。结果显示:未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泼尼松组低于中药加泼尼松组(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朱方石等〔2〕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NZB NZW F1)小鼠血浆CD+4、CD+8 细胞分布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治疗后6组小鼠外周血CD+4、CD+8细胞。结果:CD+4细胞检测狼疮静加泼尼松组、西药泼尼松组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CD+8细胞检测西药泼尼松组、狼疮静加泼尼松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狼疮静组低于西药泼尼松组,P<0.05。结果显示,中药狼疮静和西药泼尼松均能改善T细胞分布。张志礼等〔3〕对1029例SLE患者,分单纯中药、单纯西药、中西医结合3组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后结合组激素维持量明显低于西药组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值显著改善,提示中药有调节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的作用。

  2 抗ds?DNA抗体
  
  傅庭焕等〔4〕观察冬虫夏草对SLE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对照组抗ds?DNA抗体水平从第12周的(0.141±0.036)升至第20周的(0.198±0.047),治疗组从(0.172±0.009)降至(0.112±0.015),第20周时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冬虫夏草能够使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鼠降低抗ds?DNA抗体的水平。  贺学林等〔5〕探讨克狼灵煎剂对GVHR狼疮样小鼠自身抗体的影响,将F1代小鼠随机分为5组,结果为:诱导后抗ds?DNA抗体第4周末至第14周末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且于第10周末达到峰值(P<0.01)。模型组与各用药组相比较:诱导后第6周末至第14周末,各用药组的抗ds?DNA抗体较模型组低,差异显著(P<0.05)。提示克狼灵能降低小鼠模型的抗ds?DNA抗体水平。  王玉玺等〔6〕研究祛毒胶囊治疗SLE样小鼠的免疫学机制,用LPS诱导昆明纯种小鼠制备了SLE样模型。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灌胃15 d后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模型组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ds?DNA抗体的影响,各药物治疗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祛毒胶囊有类似泼尼松样的免疫抑制作用。

  3 白介素
  
  张剑勇等〔7〕用苓丹片、青蒿琥酯治疗SLE患者25例,并探讨其对IL?2活性及sIL?2水平。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IL?2和sIL?2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分别降低、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IL?2水平均回升,两组slL?2R水平均下降,尤以治疗组明显(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表明:苓丹片配青蒿琥酯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顾军花等〔8〕研究复方自身清治疗SLE的作用机制,采用模拟体内用药环境的血清药理学方法,将含复方自身清的兔血清加入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的体外培养体系中,实验显示该含药血清能使患者高于正常人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显著下降(P<0.05),证明复方自身清能通过双向调节SLE患者的细胞免疫紊乱达到治疗SLE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