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一)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中药 针刺

  呃逆俗称打嗝。中医指胃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西医则指单纯性膈肌痉挛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膈肌痉挛。一时性呃逆,症状轻微,可不治自愈,一般不视为病态;但若打嗝连连不止,顽固持续几小时甚或几天不止,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7月,选择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均来自吉林省白城市中心医院。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2~75岁;病程2~5d。原发病:脑血栓18例,胃炎20例,胃癌1例,其它21例。本组病例选择排除胃肠完全性梗阻者。

  1.2 纳入标准 ①呃逆持续发作超过24h;②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③经用一般镇静剂及解痉剂治疗无效。凡符合以上3条标准者均为治疗对象。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疗法 代赭石20g,旋复花(包煎)15g,白芍12g,人参6g,大枣6g,半夏9g,丁香15g,甘草12g,加生姜5片,水煎取汁300ml,每服100ml。早、中、晚分服,1剂/d,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针刺疗法 患者仰卧位,取膻中、攒竹、内关、足三里、公孙、中脘。常规消毒后,先取膻中穴用1.5寸毫针向下平刺捻转略带提插,使针感向腹部传导,然后取双侧攒竹平刺0.5~0.8寸,得气后强刺激,最后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以平补平泻捻转手法每穴操作约1min。内关、公孙穴针感向上转导,足三里针感向足背放散,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