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应用扶正祛邪中药提高患者带瘤生存质量的体会(一)

应用扶正祛邪中药提高患者带瘤生存质量的体会(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扶正祛邪中药对提高患者带瘤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回顾60例消化系统癌症患者应用扶正祛邪汤加化疗及单纯化疗的瘤灶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扶正祛邪汤加化疗与单纯化疗瘤灶变化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但临床症状变化扶正祛邪汤加化疗对于消化系统4种肿瘤的主要症状的改善明显。而单纯化疗的改善不明显。生活质量状况应用扶正祛邪汤加化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单纯化疗的体重增加和稳定者明显低于扶正祛邪汤加化疗治疗。结论 扶正祛邪汤加化疗稳定病情的作用等同于单纯化疗,但是改善主要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扶正祛邪汤加化疗明显好于单纯化疗。

  【关键词】 扶正祛邪中药; 消化系统癌症; 带瘤; 生存质量

  传统医学认为癌症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我们根据这一理论并分析多年来以扶正祛邪法为主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主为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本虚以气血不足为主,标实以痰瘀气滞、毒邪内蕴为主,研制了以补气养血,行气化痰,化瘀解毒散结为主的中药制剂扶正祛邪汤,配合化疗等治疗。将自2000~2005年共治疗的60例消化系统癌症患者做一回顾。并进行前瞻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组60例消化系统癌症患者均为本院2000年12月~2005年12月间的住院病人,男4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92岁。全部病例均经B超、CT、MRI检查,并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中医辨证属于本虚(气血不足)标实(痰气瘀毒互结)患者。健康状况评分(Kamofsky标准)≥60分。预计能存活3个月以上,无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患。血象、肝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全部病例均未经手术(已不具备或放弃手术者)和未经放化疗治疗。平均住院时间30天。

  1.2 临床分期及病种 60例患者入院时均按国际抗癌联盟(UI)制定的《胃、胰、结肠、肝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Ⅱ期14例,Ⅲ期26例(Ⅲa12例,Ⅲb14例),Ⅳ期20例。经回顾发现采用扶正祛邪汤配合化疗的病例37例,其中胃癌15例,胰腺癌10例,结肠癌5例,肝癌7例。单纯化疗的病例23例,其中胃癌9例,胰腺癌2例,结肠癌8例,肝癌4例。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扶正祛邪汤(主要成分为黄芪、白术、黄精、瓜蒌、白花蛇舌草、虎杖、麝香、苡米、厚朴等)每次100ml,每日3次,贯穿于整个化疗疗程中。化疗方案主要为:MFC(MMC 0.08mg/kg,5-FU 10mg/kg,阿糖胞苷0.8mg/kg,联合),每6周为1个疗程,开始每周2次,2周后每周1次。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2.2.1 瘤灶变化 按《中国恶性肿瘤诊疗规范》中有关消化系统癌症化疗疗效评定指标进行评价。以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度缓解(MR)、稳定(SD)、进展(PD)进行疗效评定。

  2.2.2 主要症状变化 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口干舌燥,低热等症状。按轻(+),中(++),重(+++)观察治疗前后变化。

  2.2.3 生活质量评定 按照1989年卫生部《中医诊疗规范》第九分册《肿瘤诊疗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中的体力状况记分标准中的记分进行评定,记录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或减少小于10分者为稳定。

  2.2.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 治疗前后体重记录分别统计。治疗前后体重增加或减少1kg以上者作为增加或减轻的标准,增加或减轻未超过1kg者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