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一)
详细内容
作者:李响新 周铁丽* 朱丽青 李超 王赛芳 余方友 周丽萍
【摘要】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琼脂扩散法和VITEK-AMS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5年间分离的8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75.7%(655/865),且主要集中在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等科室;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药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上升,亚胺培南敏感株的MIC值也呈上升趋势。结论 VITEK-AMS用于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存在假耐药;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性明显升高,且有继续上升趋势。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亚胺培南; 耐药性; 变迁
鲍曼不动杆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其耐药性不断上升,尤其是出现了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的不动杆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1,2〕。我们对2002年~2006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防止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菌株 865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脓液等各类标本,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菌株,其中2002年102株,2003年148株,2004年169株,2005年204株,2006年242株;药敏试验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2785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抗菌药物 药敏纸片头孢他啶(CAZ)、头孢曲松(CRO)、环丙沙星(CPLX)、阿米卡星(AMK)、亚胺培南(IPM)为Oxoid公司产品,亚胺培南干粉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药品检定所标准品。
1.2 方法
(1)菌株分离和鉴定 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所有菌株经VITEK6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确认。
(2)药敏试验 亚胺培南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其它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按CLSI规定操作并判断结果。
2 结果
2.1 鲍曼不动杆菌2002~2006年检出构成比
5年间共分离到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865株,分别为2002年102株,2003年148株,2004年169株,2005年204株,2006年242株,占每年临床总分离菌株的比例分别为5.2%、5.5%、8.25%、8.5%和12.7%,呈上升趋势。按标本来源计,以痰液标本最多,占75.7%(655/865),其次为血液7.9%(68/865)、尿液7.3%(63/865)和脓液4.5%(39/865),其余各类标本来源的仅占4.6%(40/865);865株分离株主要来源于监护病房47.4%(410/865)、神经外科21.9%(190/865)、呼吸科11.2%(97/865),超过总分离菌株的80%,存在明显的病区集中趋势,历年各类标本和不同病区中的检出构成比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