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论医学论文表达的其他特殊要求

论医学论文表达的其他特殊要求

详细内容

雄激素性脱发与血液流变学关系雄激素性脱发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存在相关性[6],血液黏度增高、血瘀证可能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周晴[7]研究发现,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全血黏度(以高切为主)、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相对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发为血之余”,脱发病与“血”的关系密切。血液黏度愈高,血液流动性愈小,反之愈大。血黏度增加会导致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灌血不足、缺血缺氧、代谢功能失调等一系列后果。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微循环障碍使毛囊周围血管收缩,刺激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最终使局部缺血缺氧,导致毛囊进行性缩小。本实验研究发现,中药育发液具有升高小鼠皮肤温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提示中药育发液能扩张皮肤血管、改善皮肤微循环、增加毛乳头血液供应、改善毛囊营养,从而促进毛发生长。3.2中药育发液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机制探究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肝藏血,肾藏精,其华在发”。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将养失调,劳伤肝肾;或素体血热,日久耗阴,复感风邪,郁阻毛窍;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酒类等,脾失运化,湿热内生,上蒸颠顶,侵蚀发根,气血不畅,均可致毛发脱落[8]。中药育发液的何首乌、菟丝子、女贞子补养肝肾,填精养血,乌发生发;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川椒辛热通血脉,开腠理而生毛发,辛燥能散寒除湿而祛脂,兼能杀虫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育发液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扩张头皮毛细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毛囊营养性血流,促进毛发再生;某些成分具有抗菌、抗感染、止痒作用,从而改善毛发生长条件,防止脱发。

[参考文献][1]谈国标.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30例[J].广西中医药,1995,17(4):58.[2]黎伟珍,魏跃钢.脂溢性脱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志,2004,13(20):2786-2787.[3]祁峰.环境温度影响大鼠脏器微循环血流量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0,4(2):120-121.[4]吴劲松,陈衔城,陆栋.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9,8(3):3-5.[5]聂红.CM挥发油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2005,18(2):166-167.[6]刘维.中草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理与实验研究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3):302.[7]周晴.雄激素性脱发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89[8]韩向晖.生发剂SFJ的药效学与机制初探[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1:110.(收稿日期:201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