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图像分析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评价阴道镜图像对宫颈疾病尤其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4年9月~2005年3月我院对20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根据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完全符合率为60.5%,对CIN诊断敏感性为85%,特异性63.1%,阳性预测值36.7%,阴性预测值94.4%。结论 阴道镜图像对应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的符合率,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具有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的优点,以及早发现宫颈癌,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
【关键词】 阴道镜图像;宫颈疾病
本研究采用阴道镜检查直接观察宫颈表面的病变图像,镜下定点活检,病理检查为最后诊断,以评价阴道镜检查图像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9月~2005年3月对我院200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根据阴道镜图像行活检及病理诊断。患者均为非妊娠期,年龄21~73岁,平均40.5岁。均有不同程度宫颈糜烂,其中轻度糜烂57例,中度93例,重度50例。病理诊断:CIN分级:Ⅰ级34例(11.3%),Ⅱ级4例(1.3%),Ⅲ级2例(0.67%);慢性宫颈炎154例(77%);宫颈湿疣6例(3%)。
1.2 方法
1.2.1 阴道镜检查指征 (1)有性交出血或白带增多、血性白带症状;(2)巴氏涂片Ⅱb以上;(3)宫颈糜烂轻度及以上或有息肉、白斑、乳头状外形等;(4)有癌症家族史且本人有宫颈炎要求排除宫颈癌;(5)久治不愈的慢性宫颈炎等。
1.2.2 阴道镜检查方法 由我科医师于非月经期,窥器暴露宫颈,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作初步观察,继以3%醋酸棉球湿敷宫颈1min后,仔细观察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及转化区,特别是转化区的颜色、形态、血管变化,寻找异常阴道镜图像,最后涂复方碘液,在异常转化区根据不同图像取1~4块组织,若镜下未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则常规在转化区3、6、9、12点做活检,分瓶用福尔马林液固定,送病理检查。
1.2.3 阴道镜像名词 以1990年第7次世界宫颈病理与阴道镜国际联盟(IFCPC)推荐的名词为主,即异常阴道镜像为醋酸白色上皮、白斑、点状血管、镶嵌、异形血管及碘阴性区〔1〕,图像可单个或多个同时存在,同一患者宫颈有多种异常图像,如同时有白色上皮、点状血管及镶嵌则统计时取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
1.2.4 CIN分级与诊断 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教材标准将CIN分为Ⅰ、Ⅱ、Ⅲ级,CINⅢ级包括不典型增生Ⅲ级和原位癌。
1.3 统计学处理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在统计学上用诊断实验的评价指标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采用χ2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