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技术探讨(一)
详细内容
作者:庄志明,陈森期,郑周达,许振强,林海利,张朝贤,林天旗,林建贵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巧。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7例,其中3例曾行ESWL失败,所有病例均经B超及IVP证实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min,平均失血30mL,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7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损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腹腔镜;取石术
近几年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我科在2005年1月至2005年8月共完成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个月。左侧3例,右侧4例。所有患者术前经B超、KUB、IVU、逆行肾盂造影,证实输尿管上段结石,近端集合系统扩张,远端输尿管通畅。3例在外院ESWL治疗失败,余病例未经其他治疗。
1.2 手术方法 ①术前常规KUB定位,留置尿管,1例术前经膀胱镜留置双J管至输尿管结石下端。②气管插管全麻。③健侧卧位、垫高腰部、消毒铺巾;于十二肋下缘腋前线(C孔)取一约2.0cm切口,用右手食指进入后腹腔间隙向腹腔侧分离腹膜,置入自制水囊,注水500mL,保留5-10min后取出水囊,置入1.0cm Trocar,缝合固定;腋中线髂嵴上二横指处取一约1.0cm切口(A孔),置入1.0cm Trocar,十二肋下缘腋前线(B孔) 置入0.5cm Trocar,建立气腹13mmHg,置入0度腹腔镜。④经B、C Trocar置入操作器械,识别腰大肌,切开肾周筋膜,找到肾下极,于肾下极水平腰大肌前腹膜后找到输尿管,游离至输尿管结石段。⑤于结石段中上1/2向近端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腹腔镜下经输尿管切口置7 Fr双J管或将预先留置的双J管向上拖置入肾盂,用5-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2-3针使无漏尿,后腹腔置引流管一根,缝合穿刺口结束手术。
2 结 果
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手术时间80min;失血20-60mL,平均30mL。术后1d恢复饮食, 2d后拔除后腹腔引流管,拔管后下床活动,3d后拔除尿管。术后住院5-7d。3周后取双J管。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7个月。B超、IVU证实患侧肾积水改善,肾功能好转,无输尿管切开处狭窄,治疗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