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黄芪党参蘑菇煎在大肠癌治疗中的辅助作用(一)

黄芪党参蘑菇煎在大肠癌治疗中的辅助作用(一)

详细内容

作者:肖月升,杨震玲,耿建芳,冯运章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党参蘑菇煎在大肠癌患者化疗时的协同作用。方法将51例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黄芪党参蘑菇煎加LFP方案)和对照组(单纯LFP方案),将两组的疗效、毒性、对化疗的耐受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提高生存质量,提高KPS评分,提高率、稳定以上率分别是55.6%,92.6%。一般症状改善,尤其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实验组更为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受益率(CR+PR+SD)比较有意义。保护骨髓,维护造血功能,治疗后白细胞的数量为(4.19±0.45)×109/L,治疗前后白细胞的数量增长的比较有意义。结论黄芪党参蘑菇煎治疗大肠癌,可以抵御化疗的副作用,增加食欲改善体质、保护脏器功能,缓解肿瘤的不适症状等。

【关键词】 黄芪党参蘑菇煎; 植物多糖; 大肠癌; 中西医结合

  黄芪党参蘑菇煎剂是多种植物多糖复合物,多糖是水溶性的葡聚糖,属于免疫增强剂或称生物反应调节剂,参与免疫多环节活动,能抵御许多损伤因子对机体的破坏,有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促使因癌症或感染引起的体内平衡失调的恢复,并增强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耐受性,减低化疗的毒副反应〔1〕。我们对51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比较植物多糖复合物加LFP方案与单纯LFP方案的疗效、毒性、对化疗的耐受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4?01~2006?05我们将收治的大肠癌术后病人(均有病理学证实)随机分成实验组(黄芪党参蘑菇煎剂辅助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术后15~40 d开始首次化疗;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正常;Karnofsky评分:>60分。实验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0岁。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瘤3例,管状腺瘤4例,粘液腺癌3例,未分化癌7例,腺鳞癌8例,鳞状细胞癌2例;临床分期:A期8例,B期11例,C期8例。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30~68岁,平均45岁。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瘤 3例,管状腺瘤4例,粘液腺癌3例,未分化癌5例,腺鳞癌6例,鳞状细胞癌3例;临床病理分期:A期5例,B期10例,C期9例〔2〕。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全部采用LFP方案:CF 150 mg,1次/d,连用5 d;5-FU 500 mg/m2,1次/d,连用5 d;PDD 30 mg/m2 ,1次/d,连用3 d。此方案为每4周为1周期,重复2个周期。实验、对照两组均用上述相同方案,实验组另加黄芪党参蘑菇煎。以1 000 ml开水浸泡250 g普通蘑菇30 min浸泡液,煎煮黄芪50 g,党参30 g,茯苓20 g,枸杞20 g,女贞子20 g,40 min取汁口服,1/d,连用两个月。两组均于每日输注能量合剂+门冬氨酸钾镁,化疗前15 min静脉注射恩丹西酮。

  1.3 近期观察

  主要观察治疗效果(以自我感觉为主),化疗毒副反应的程度,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情况。每次化疗前后记录症状、体征、大小便的改变,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毒副反应根据WHO制定的常见抗癌药物急性评及亚急性评分标准进行分度。

  1.4 可行性分析

  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3。表1 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例(略)表2 肿瘤种类、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例(略)表3 卡氏评分例(略)

  2 治疗效果

  2.1 近期效果

  2.1.1 一般状况见表4。表4 一般状况改善情况例(略)

  2.1.2 KPS的评分 见表5。表5 KPS的评分(略)

  2.1.3 两组化疗结果见表6。表6 两组化疗结果(略)

  2.2 毒副反应以患者各疗程前后血常规结果作为观察依据,结果见表7。可见减轻白细胞的降低程度,耐受化疗损伤,完成化疗。表7 周围血细胞计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