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关木通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一)

关木通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考察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为30℃。结果炒焦、滑石粉炒、麸炒3种炮制品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并且滑石粉炒后的炮制品降低率最高。结论这3种炮制方法能够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达到了降低毒性的目的。

【关键词】 关木通 炮制品 马兜铃酸A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主要含马兜铃酸类化合物。近年来,关于马兜铃酸引起肾损害的报道较多,称之为马兜铃酸肾病〔1〕。虽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肾毒性是确定无疑的,但同时该类中药使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广泛,如果因噎废食,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全部取消含马兜铃酸中药在临床上的使用,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中药的应用是以传统炮制和复方配伍为特色的。关于关木通的复方配伍降低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但是用传统炮制方法是否能降低其毒性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为降低毒性,本实验以炒焦、滑石粉炒和麦麸炒这3种方法对关木通进行处理〔2〕,并采用HPLC法测定了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定量分析关木通炮制前后其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从一个侧面探讨中药炮制理论的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日本岛津LC-10ADVP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SPD-10AVP紫外检测器,HW色谱工作站。甲醇为色谱纯,水为二次重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马兜铃酸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46-200406);关木通药材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王春根教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采用Lichrospher-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为30℃;进样20 μl。色谱图见图1~2。

  图1马兜铃酸A对照品的HPLC图(略)

  图2关木通药材的HPLC图(略)

  2.2 溶液的制备

  2.2.1 供试品及炮制品的制备 取关木通原药材,除去杂质,过40目筛。

  炒焦:称取关木通饮片100.0 g,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或焦褐色,断面深黄色,有香气逸出,取出,晾凉,装至密封袋封口。

  滑石粉炒:称取关木通饮片50.0 g,滑石粉20.0 g。先将滑石粉至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关木通饮片,不断翻炒,炒至饮片表面颜色加深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晾凉,装至密封袋封口。

  麸炒:称取关木通饮片100.0 g,麦麸10.0 g。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关木通饮片,不断翻炒,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装至密封袋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