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例(一)
详细内容
作者:孔德立,张晓琳,张冬梅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中医药疗法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因病毒累及神经节后根而发病。本病骤然发病,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集簇性水疱,排列呈带状,伴有神经痛及附近淋巴结肿大。临床上除出现皮肤红斑、水疱外,其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且多为首发症状,疼痛在皮肤疱疹愈后可持续数周、数月不等,称“疱疹后遗神经痛”。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皮肤性病学》4版教材的诊疗标准,有带状疱疹病史,皮损经治疗消失4周后仍遗留原皮疹分布区域的针刺、烧灼样疼痛,通过相应检查排除引起疼痛的其他相关疾病,无严重心、肺、肾疾病。本组观察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1岁,平均56.2岁;病程最长13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6.5个月。
2 治疗方法
中药汤剂内服药物组成:龙胆草、白花蛇舌草各20g,板蓝根、黄芩各15g,山栀子、生地、柴胡、延胡索、当归、丹参各10g,木通、木香各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配合加味茶五倍散3剂外敷。处方:儿茶、五倍子、马钱子、炉甘石、独角连各6g,黄连、冰片各1g,每日1剂。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1995年1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疼痛无缓解。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