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毛淫羊藿黄酮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盛茂银,杨庆雄,陈庆富
【摘要】 目的优选淫羊藿黄酮类物质的制备工艺。方法设计了6 种提取工艺对粗毛淫羊藿黄酮类物质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结果6 种工艺提取物产量顺序为工艺6,1> 工艺2> 工艺3,4,5。不同工艺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其高低依次为:工艺3>工艺1>工艺2>工艺4>工艺5>工艺6。工艺2,4,6提取物淫羊藿苷含量最高,其次是工艺3,均显著高于其余工艺,而工艺1 提取物的淫羊藿苷含量最低,平均值仅有0.70 %。结论工艺2 和3 较好,其提取物产量、总黄酮含量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粗毛淫羊藿 黄酮 淫羊藿苷 提取工艺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flavonoids from E. acuminatum. MethodsSix extraction technologies were pared by the extracting output and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and icariin.ResultsThe order of extracting output was Technology-6 and 1 > Technology-2 > Technology -4, 3 and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flavone contents in extracts from six technics, with the order: Technology-3 > Technology-1 > Technology-2 > Technology-4 > Technology-5 and 6. The icariin contents of extracts from technology 2, 4, and 6 were the highest, Technology 3 the second, and they were all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others. The icariin content of Technology-1 extract was the lowest, only 0.70%.ConclusionThe better extracting technologies are Technology 2 and 3, which have higher extracting output,flavone and icarii contents from E. acuminatum than others.
Key words:Epimedium acuminatum; Flavoniods; Icariin; Extracting technology
淫羊藿(barrenwort)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 L.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又名仙灵脾、羊合叶等〔1〕。早在《神农本草经》即记载其“主阴痿绝伤、茎中痛、益气力、强志”。《本草纲目》称其为“坚筋骨,益精气,补腰脾,强心力”。近年来,研究表明淫羊藿的药理主要集中在免疫、生殖系统、核酸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衰老等方面,同时在抗肿瘤方面的药效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2〕。目前的药理研究认为,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是总黄酮,其中核心成分是淫羊藿苷〔3〕。本属植物大多种类均可药用,以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鲜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藿使用最多。其中,粗毛淫羊藿由于其具有巨大的野生蕴藏量,以及很高的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含量,将会成为中药淫羊藿最主流品种之一〔4〕。
中药提取物是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药材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相对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严格控制标准的中药产品,可作为中药制剂的原料药和食品添加剂〔5〕。由于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相对于原材料标准化要容易得多,所以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是推进中药现代化和中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最现实的突破口。淫羊藿由于在药用、保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导致其在提取物市场成为最热门品种之一,国内具有其生产能力的产家就多达数十家。目前淫羊藿提取物的标准是总黄酮与淫羊藿苷两种成分的含量。
到目前为止,淫羊藿提取物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该提取物的研制、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使得相关产品众多、规格杂、生产企业多而小、经营渠道杂、经营秩序混乱,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都阻碍了淫羊藿提取物产业化的更进一步发展。本研究设计了6 种提取工艺分别对粗毛淫羊藿进行了提取物的制备,并且对所得提取物的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比较,来讨论6种提取工艺的优劣,对淫羊藿提取物的制备及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仪器与试剂
Shimadzu 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YMC Pack-ODS-A 150 mm×4.6mm 型HPLC色谱柱,Shimadzu UV-245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Sartorius LE225D型电子分析天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淫羊藿苷标准品(0737-200111),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默克公司)。
实验材料为粗毛淫羊藿E. acuminatum Franch.,由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采集队采集于贵州省开阳县,凭证标本(标本号:05060301)存于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标本室。
2 方法与结果
2.1 6 种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得率
2.1.1 6 种提取工艺的流程
2.1.2 6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物得率及其多重比较每种工艺提取3 次,对所得结果运用生物统计方法中的多重比较〔6〕来分析这6 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物得率高低的次序。结果见表1。表1 6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物得率及多重比较(略)
由表1可以看出,6 种工艺的提取物得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工艺6 和工艺1 的得率最高,工艺2 次之。工艺3 与工艺4 的提取物得率没有极显著的差异,工艺5 的得率最差。
2.2 6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测定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淫羊藿苷对照品适量,用乙醇溶解,制成1 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提取物0.1 g,用乙醇溶于100 ml的容量瓶中,超声30 min,放置冷却,定容,作为供试品溶液。
2.2.3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1 ml,各置100 ml容量瓶中,按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操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2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得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供试品紫外吸收曲线及最大吸收波长270 nm,与淫羊藿苷对照品完全一致,故采用270 nm波长测定供试品的吸收度。
2.2.4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5,1.0,1.5,2.0,2.5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置80 ℃水浴中挥尽溶剂,放冷,加硫酸2 ml摇匀,置80 ℃水浴中加热30 min,放冷,置冰浴中加乙醇约80 ml,取出,放置至室温,加乙醇定容至100 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以第1 试管为空白,在27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X)对浓度(Y)作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 =18.654 X + 0.587 6。相关系数r=0.996 1。结果表明,浓度在5~20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