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详细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社会对教育需求呈多样性,高等学校之间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竞争以及社会声誉的竞争、优质生源的竞争已不可避免,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如何发掘自身的潜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摆在地方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地方医学专科学校的一般特点与面临的困境专科学校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首先认清自身的特点。从办学层次上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对社会服务的方式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或以本科教学为主)、职业技术型三个层次;从管理体制上看,高等学校被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又被分为省属高校和地市级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国家重点扶持,省属高校由省重点扶持,地市级高校由地方支持。我国现有的医学类专科学校80%属于地市级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高校相比,具有下列特点。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服务面向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愈来愈紧密,由于社会是分层的,相对应的教育也要分层。专科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层面,又归属于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应用型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目前被国家限定在专科层次上,与本科院校相比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在我国,医学类教育一直是热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所热衷。然而,近年来的持续扩招使各层次的医学类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使医学教育面临着三重压力,即毕业生就业压力、教学质量压力和办学层次上的压力,形成了生源爆满与就业困难的矛盾。

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农村与城镇社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随着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时往往把高学历作为用人的先决条件,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常常被拒之门外,除护理专业外,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已经很难在城市就业。虽然中小城镇的医疗卫生单位还有可供专科毕业生选择的岗位,但毕竟有限,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对口岗位,学无所用。由此可见,医学类专科毕业生渐渐不为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所接受已成客观事实。加之执业医师考试制度的进一步严格,成人医学本科教育也严格了报考条件,几乎堵死了大部分普通医学类专科毕业生接受成人本科教育的路子,这些都将使医学专科教育失色。今年2月20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统筹规划、科学调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层次结构,提出“医学类专业以修业年限五年制为主体,现阶段适量保留三年制”,这为专科医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地理位置的偏僻性,经费支撑的地方性医学类专科学校中只有极少数位于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省会城市,绝大多数分散在地市级中小城市,甚至许多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与本科学校的中央、省级财政投资不同,它们大多依靠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各地学校在吸引人才、建设投资、政府重视的程度与政策上的不平衡性,因此专科学校在经济上自身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其无法与本科学校相抗衡。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学校经费紧张,大多数学校在举债建设,但医疗卫生行业对社会普遍具有吸引力,加之考大学的压力依然很大,就形成了高校经费不足、生源爆满与就业困难的多重矛盾。3.管理体制的限制性,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国家、省、市(地)赋予高校的办学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