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置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护患关系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20例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每组160例。观察两种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88%,常规护理组的为89.38%,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88%,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6.25%,P0.05。结论:输液室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
【关键词】舒适护理;输液室;静脉输液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进步,护理服务不仅仅是对患者躯体疾病的护理,还包括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护理[1],而且患者也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较高。由于输液室患者众多,病情复杂,患者容易产生对医疗护理服务的不满,甚至发生护患纠纷。通过对输液室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320例在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其中男154例,女166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每组160例。所有患者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精神、心理障碍,能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
1.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输液室静脉输液护理,舒适护理组采用如下护理措施。
1.2.1保持环境优雅舒适:输液室光线明亮,室内干净整洁、幽雅舒适。设置传呼系统、空调、通风设备等,输液室墙上悬挂图片式宣传栏,并应用文字、照片等形式向患者介绍常见病的诊治、预防、护理知识、健康指导、输液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并发症的救治等知识。免费提供饮用水和一次性纸杯,且提供一些日常便民服务。
1.2.2加强心理护理:输液前与患者及时交流沟通,护士主动与患者和其家属交谈,简单介绍输液室的环境、护士、便民措施等,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语音亲切,根据患者的特点采取个性化沟通方式,有礼貌地称呼患者,缩短护患间的距离。输液前护士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和蔼可亲、礼貌待人、精神饱满,高雅的气质、体贴的态度给人礼貌、重庄、信任、安全与美的感觉,有传递情感和愉悦身心的功能。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输液,多倾听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建议,面带微笑,消除紧张情绪,让其真正感到安全、放心、轻松地度过穿刺关。
1.2.3完善输液操作护理:仔细核对注射单和药物,检查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配液体后必须严格检查、核对并在瓶上签名,严格掌握药物配置后的有效时间,抗生素现配现用。根据治疗需要选择适宜的血管和注射部位,刺时首先选择易于穿刺的血管,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血管进行穿刺,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以防穿破血管。输液完毕拔针的动作应轻柔,揭下穿刺部位的固定胶布,将棉签轻置于血管上方并快速拔出针头,嘱病人紧压输液贴上纱棉的部分,并压3~5min,防止局部皮肤及皮下出血。
1.2.4加强健康教育和护患沟通: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播放健康知识录象,发放健康、保健常识卡片,粘贴温馨提醒的小告示,适时适度的各种宣教形式,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得医学常识,促进身心健康。在收药、输液、巡视、拔针等环节,给予适时的、不同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健康宣教。组织护士进行护患沟通技巧情景模拟及培训,护士要注意语音语调,要使用保护性语言、安慰性语言;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释;并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通俗易懂;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