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三维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三维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架三维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113例,10例失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按Dienst功能评估评估标准评估:49例优,54例良,优良率为90.3%。结论:外固定架三维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是创伤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可有效预防关切僵直,皮肤、软组织受压坏死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架 三维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虽有一些并发症,但效果尚可,但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却不适合。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以及对桡骨远端骨折认识的提高,桡骨远端骨折已成为创伤外科的一个重要课题。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2001 年以来, 我们以外固定架三维固定的治疗方法各种类型桡骨远端骨折113例,最大年龄65 岁,最小年龄14 岁。致病原因主要有: (1) 摔伤34 例; (2) 车祸伤67 例; (3) 打架斗殴致作3例; (4)砸伤10例
2. 手术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有开放伤口的清创行直视下复位,其它的桡骨远端骨折行闭合复位,C臂透视位置良好后,以单臂外固定架固定。固定时注意事项:关节内骨折行跨关节固定,首先连接钮固定外固定架两连杆,根据复位后腕关节角度,调整两连杆角度,使其与腕关节角度一致。骨折近折端以半螺纹针固定,远半螺纹针尽可能靠近骨折端,而近半螺纹针则与远半螺纹针间取最大跨度,两针分布与外固定架杆的两侧,要交叉固定,以避免形成不稳定的平行四边形。外固定架的远半固定于第二掌骨上,固定原则与近半原则相同,视掌骨情况亦可用2.5mm克氏针代替半螺纹针。个别关节内骨折复杂的患者,术中以克氏针撬拔复位后固定,克氏针可单独固定也可固定骨折后再固定于外固定架上。关节外骨折,则行关节周围外固定架固定,近折端固定原则同上,远骨折端以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第三天开始患手功能锻炼,术后每两周拍片复查一次,了解骨折有无再移位等情况。术后5-8周去除外固定架,加强腕关节的功能锻炼。
结果
本组病例113例,10例失随访,所有患者均随访一年。骨折愈合时间12- 20周,平均16周。固定期间针道感染6例9针,经积极换药后治愈,皮肤坏死4例,削痂后植皮治愈,无固定针的松动,无钉道骨折、骨髓炎发生。按Dienst功能评估评估标准评估:49例优,54例良,优良率为90.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即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多数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忽视了部分骨折存在不稳定因素,往往导致畸形愈合、桡腕、桡尺骨关节炎、握力下降、Sudeck骨萎缩以及指僵直等并发症。并且一些特殊患者,如局部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挫伤严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使已受损肿胀的软组织受到压迫,进一步影响其血运,造成皮肤、软组织的坏死,甚至引起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或局部有开放伤口,石膏固定后无法对伤口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