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烧伤的营养护理(一)

烧伤的营养护理(一)

详细内容

作者:李月娟高金颖郭莉莉王银霞贺敬春罗迪

【关键词】烧伤营养护理
(一)营养治疗的原则
烧伤后的营养治疗原则根据烧伤的临床进程分为三期:
(1)休克期
以清热、利尿、消炎、解毒为主,补给多种维生素,不强调蛋白质和热量,应尽量保护食欲(休克期各种膳食举例附后)。
(2)感染期
应继续利尿、消炎、解毒,给予高维生素膳食。逐渐增加蛋白质及热量以补充消耗,保证供皮区再生及植皮存活率,改善负氮平衡。强调补给优质蛋白质,并占全日蛋白质补给量的70%左右(感染期膳食举例附后)。
(3)康复期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丰富而有全价营养的膳食。继续控制感染,维持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促使迅速康复(康复期膳食举例附后)。
(二)热量的需要量
严重烧伤后,由于高代谢、产热和氧耗增加,因此,对热量的需要也增加。热量的供给应根据烧伤严重程度、营养状况、体重变化,以及按正常需要量加上发热、感染需要量来制订。
(三)补充营养的途径
(1)经口营养
口服营养是最主要的途径,不仅经济方便,而且营养素完全,且能增进食欲。凡肠鸣音已恢复,无其他病情及治疗方面禁忌的患者,应尽量鼓励其口服,并应注意以下饮食护理的要点:
1)饮食应根据病情的需要调节一般伤后第1~2日禁食,因为此时胃肠功能紊乱或有胃肠表浅溃疡。患者烧伤前胃内有残留食物,易发生胃扩张和呕吐,故暂不进食。待肠蠕动恢复,可先给休克期患者予流汁,如淡茶、绿豆汤、西瓜汁、维生素饮料、果汁冰块等,并逐渐增加,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和腹泻。伤后第2~3日,可给予米汤为主的试餐,每日3次,每次50~100rnl,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不应过多追求热量与蛋白质,此时以静脉补充营养为主。根据患者消化吸收情况,以后逐渐增加牛奶等其他流质饮食,也可逐渐增加包含多种营养素的各种配方膳食,如:能全力、安素、百普素等。感染期和康复期,可根据不同病情及患者饮食习惯制订食谱,一日可多次进食(5~8次),可进食肉糜粥、菜泥、炖蛋、面条、馄饨等半流质的食物,注意各种营养素的齐全、维生素的补充。注意消化功能,不可强饲,也不可单纯追求热量,以免因给予大量食物而导致急性胃扩张或腹泻。食欲差的患者仍需添加部分配方膳食,也可用调理脾胃的中药以改善食欲及胃肠道功能,保证足够的热量,促进创面的修复。
2)饮食应根据食欲和胃肠功能情况调节患者食欲较差但消化吸收功能良好时,宜同时采用鼻饲与口服;如食欲较差且消化吸收功能有障碍时,不宜过分强调补充热量,以防止呕吐、胃潴留等发生。除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外,还可检查粪便,如粪便呈恶臭、碱性反应时,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暂时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如粪便中脂肪球含量增高,脂肪吸收率90%,则表示对脂肪消化不良,应酌情减少脂肪摄入量;如腹胀、排气多,粪便呈酸性,表示糖类食人过多或配比不恰当,应及时减量或调整。
3)饮食应尽量符合患者的口味和习惯严重烧伤患者应尽可能按其口味及饮食习惯,根据每日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量单独配制饮食。如南方人多给予米饭,北方人多给予面食。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可适当满足患者不同的口味需要,并注意色、香、味,不断调节花色品种,以利于增进食欲、补充营养。饮食要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还可给予浓缩食品,如奶粉、肉粉、鸡粉、鱼粉、奶酪、葡萄糖等。
(2)管饲营养
严重烧伤患者口服达不到营养需要者,头面部严重烧伤张口困难和吞咽困难者,或有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而口服不便者,以及肠鸣音正常而厌食者,或老人、小儿进食不合作者,可给予鼻饲饮食。因肠梗阻、十二指肠淤积,以及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等情况,经保守治疗病情不能缓解或虽有缓解但仍不能进食者,可行空肠造瘘,经造瘘管供给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