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心血管介入治疗15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一)

心血管介入治疗15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新型诊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本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52例,经由医生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无微不至的护理,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达100%,均无并发症发生。为患者减轻了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介入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新型诊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心血管介入治疗也因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继而对于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1]。现将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52例,其中男95例,女57例,年龄41岁-85岁(平均57.6岁)。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收集患者资料详细的了解症状,生命体征;评估病变部位及疾病程度;熟知病史,相关化验检查结果等。
2.1.2术前准备(1)根据介入治疗或诊断的不同目的,准备相应的药品、物品和医疗机械,抢救设施配备齐全[2]。(2)术前一日根据不同的穿刺部位给予备皮,清洁手术部位皮肤;手术日晨进行利多卡因皮试、碘过敏试验及术前常规用药;(3)术前引导患者做床上排便的训练,一则避免术中因排便不利影响手术进程;二则避免因手术采取股动脉穿刺的方式,术后下肢需制动24h,如患者不能适应在床上排便,则易导致尿潴留现象。必要时术前给予留置导尿管。
2.1.3饮食指导介入治疗前不需要禁食,可少量食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
2.1.4心理指导患者因为对介入手术的不了解,因此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虑,甚至可能导致焦虑,所以护士应其根据不同的原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原理、方法、手术的可靠性及各种安全措施,向患者介绍术者的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3],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为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手术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手术前夜,必要时可给予镇静药物,以促进患者睡眠,稳定情绪。
2.2术中护理
2.2.1病情观察及记录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病情、生命体征、药物使用的记录。
2.2.2做好抢救准备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时刻保持抢救器械的完好,临时起搏器、除颤器、急救药品等摆放位置固定。手术过程中如遇到紧急状况,应准确、迅速、分秒必争。抢救时要反应敏捷,执行医嘱准确,及时。
2.2.3心理护理由于介入手术施行的是局部麻醉,患者始终保持在清醒状态,因此患者进入导管室后要向其简单的介绍环境,告知医生护士所在的位置,术中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减轻其陌生感与紧张感。手术过程中护士应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随时与患者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使患者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