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一)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护理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缺氧失去活动能力,并继发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球1.5亿患者中约有15%的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2〕。美国每年有6万例非外伤性截肢患者,其中50%是糖尿病患者〔3〕。我国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为6.4%~10.6%。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可显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致残率。笔者就目前国内外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与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及血糖控制不满意有关。长期下肢血管病变使血管硬化狭窄、影响血供。长期神经病变可使足部皮肤痛觉、压力感觉阈值上升,足底压力承受部位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足部如出现损伤极易引起感染、溃疡和坏疽〔4〕 。另外,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因蛋白质的糖基化使动脉壁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破坏,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阻力增加,导致局部血流灌注不足〔5〕。再者,高血糖导致的代谢异常是神经病变的潜在启动与相关因子,持续高血糖组织内的蛋白质发生糖基化,使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神经递质的运输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梢感觉减退或异常〔6〕 。总而言之,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再加上感染,共同促成了糖尿病足的发生。

  2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

  早期表现为肢体皮温下降,足部发凉,上举后变苍白,下坠后发紫,静脉充盈迟缓,肢体抬高45° 1~2min后才出现浅静脉充盈,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后期皮肤变薄、萎缩、趾甲增厚,最终出现溃疡和感染,如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坏疽〔7〕。

  3 糖尿病足的分级

  参照Wagner分级标准〔8〕。0级:指有发生溃疡的高度危险足,如周围神经、植物神经、血管病变,以往有足溃疡病史,足畸形,下肢水肿等;1级:足表面溃疡,无感染,常为神经性溃疡;2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和骨髓炎;4级:足局部或特殊部位坏疽,足缺血性特征,常合并神经病变;5级:坏疽影响到整个足。

  4 糖尿病足的预防

  4.1 预见性健康教育对防治糖尿病足的作用

  预见性健康教育是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病情进展进行评估,及时针对病人的健康问题,制定预防性健康教育计划,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对重点、难点的健康问题进行形式多样的、系统的指导、随时评价教育效果。预防教育应从低危者着手,中、高危者列为重点预防对象,早期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9,10〕。据调查,大部分病人早期对糖尿病足的防护重视不够,缺少足部护理的有关知识,直到出现糖尿病足才引起重视〔11〕。况且糖尿病病人大部分在院外治疗,对足部的防护知识极为缺乏,盲目错误的足部护理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引起足部组织抵抗力减弱、损伤、感染。因此,抓住病人在院的机会,系统有效地灌输预防、诊断、治疗糖尿病足的有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12〕。

  4.2 通过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糖尿病足

  强调并注重糖尿病患者自我关怀的七个行为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首要任务,即:①健康饮食:吃健康食品,理解食物分量的概念和换算方法,知晓最佳饮食时间是控制糖尿病的核心;②坚持运动:适当的运动对整体健身、控制体重和血糖非常重要;③监测病情:每日自我血糖监测将为患者提供糖尿病的即时消息;④药物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配合,将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复发的风险;⑤解决问题:糖尿病患者自己必须有一套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高血糖或低血糖疾病都要求患者对食物、运动和药物作出明智的判断与决定;⑥健康心态:面对糖尿病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⑦减少风险:防止糖尿病复发并保持健康取决于减少一些具有风险性的行为,例如做到戒烟或定期做身体检查等。只有具备这些积极的自我保健知识,并掌握了自我管理技能,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从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4.3 强化足部保健措施,祛除诱发因素

  足部皮肤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发因素。因此,要积极预防和治疗足部真菌感染及其他皮肤病。当糖尿病足部病变出现时,血管壁的结构损伤已不可逆〔13〕,治疗困难。因而要向病人特别强调这方面的知识。穿鞋不当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指导患者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袜口宽松,以棉质、透气性好的面料为佳;最好选择下午购买鞋子,双足试穿;穿新鞋时要逐渐延长试穿时间;每次穿鞋前均要检查鞋内有无杂物,不要穿有破损的鞋子;养成穿袜的习惯,袜子应每日换洗,保持清洁〔14〕。注意足部保暖,预防足部冻伤。对有鸡眼、胼骶的患者,禁止乱用成药或手撕死皮,可将足浸泡在温肥皂水中,用砂纸、浮石磨掉死皮。有脚癣要及时治疗。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15〕。指导患者每年至少全面检查足部1~2次,包括感觉的改变、血管搏动情况,尤其要重视提高患者对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危害性的认识,学会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是糖尿病足预防的关键。

  4.4 局部皮肤护理

  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皮肤循环障碍使皮肤屏障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16〕 。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温水泡脚5~10min,水温在40℃左右,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经常检查足部颜色,比较足部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查看足趾之间的部位,可用一些柔软的棉物保持足趾之间的干燥,特别干燥的足部,可用护肤油脂轻轻涂抹于足部表面皮肤(不能涂于脚趾间)。皮肤瘙痒或脚癣切忌挠抓。剪趾甲时应沿着足趾甲平行修剪,不能剪向趾甲边角的深部或剪得过分朝里。冬天禁用热水袋,防止因周围神经感觉迟钝而烫伤。夏天禁止赤脚行走,防止坚硬物碰伤,诱发溃疡。尽量减少足部小静脉的穿刺机会,以保持皮肤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