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110例临床分析(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老年人;义齿/全口;义齿修复术
我国老龄人口逐渐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恢复牙齿美观及咬牙合功能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性格改变,适应能力下降,复诊不便等复杂情况或原来旧义齿多年磨耗,牙合面磨平,面下部1/3高度变短,影响美观及功能,需更换义齿。患者适应新义齿又成了临床上常见问题,故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1.12~2005.12月收治老年全口义齿修复110例,年龄63~84岁,其中63~70岁76例,70~75岁24例,75岁以上10例。110例中78例为初次全口义齿修复,32例有旧义齿戴用史,其中2例为第三次修复。
1.2 方法 按年龄段将70岁以下76例定为对照组,一切按生理定位标准[1],抛弃义齿常规制作新义齿;70岁以上,34例定为实验组,尽量参照旧义齿,垂直距离适当加高2~5mm,以双侧髁突后撞力及双侧颞肌收缩力为参考核对标准[2],排牙及边缘伸展均参照旧义齿。
2 结果
110例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适应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有23例为旧义齿磨耗或损坏重新制作义齿,适应情况是:16例经过1个月1~3次调磨适应,5例患者经过1~2月4~10次调磨适应,1例患者修复后经多次调磨咬牙合关系良好,边缘伸展合适,牙槽嵴压痛及咀嚼疲劳关节不适应重新定位颌位关系,将旧义齿牙合面加高2mm适应后重作义齿戴入后感觉满意。
如实验组9例患者考虑旧义齿戴入时间长已适应较低的颌位关系,故对面下部1/3高度恢复尽量参照旧义齿适当提高2~5mm,开口度大于3.5cm,排牙及边缘伸展参照旧义齿,义齿完成后6例经1~2次调磨1周内适应,2例经3~5次调磨2周内适应,1例经5~8次调磨1个月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