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声像图表现(一)

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声像图表现(一)

详细内容

作者:王丽英 杨俊玲 田新华 王喜立

【关键词】 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超声检查;声像图

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65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急性胰腺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声像图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老年组),男30例,女35例;年龄60~83岁,平均68.5岁。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占23.1%)。非老年人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对照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18~58岁,平均41.5岁。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4例(占4.9%)。全部病例均行腹部超声检查,部分病例行螺旋CT检查,全部病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订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1〕。

1.2 仪器设备 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全身16排德国西门子螺旋CT。

1.3 腹部超声检查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经腹、腰、背多途径扫查,根据病情需要采用改变体位、探头加压或饮水法辅助检查。另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床旁超声检查。重点探查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周边腔隙及腹腔积液的声像图表现。胰腺大小测量按国内超声界广泛采用的Weil切线测量法〔2〕,根据胰腺走行的弯曲度划切线并在胰腺头体尾部进行垂直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发病原因及诱因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首要病因两组均为胆系疾病,且均以胆结石最多见;居第二位的,老年组为高脂血症及特发性胰腺炎,对照组为饮酒及暴饮暴食(见表1)。表1 老年组与非老年对照组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诱因比较

2.2 临床表现 两组均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部分病例有黄疸。老年组2例以休克就诊,腹痛轻微,血尿淀粉酶测定未见明显异常,经腹腔穿刺及相关检查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抢救无效而死亡;2例以恶心、呕吐就诊,无明显腹痛,血尿淀粉酶测定稍增高,经检查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梗阻,转入外科手术治疗;3例因肝肾损害误诊为乙型肝炎相关肾炎;3例以腹泻原因待查收入院,经血尿淀粉酶、腹部超声及CT检查,2例确诊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痊愈出院,1例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稍降低),治疗无效死亡。

2.3 并存病与并发症 65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中45例并存其他系统疾病(69.2%),其中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脑血管病4例,肝硬化2例,其他疾病6例。而对照组除1例合并高血压病,1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酒精性肝病外,其余不伴并存病。老年组发生并发症39例(占60.0%),对照组12例(14.6%),其中排除原有肝肾损害和其他原因致肝肾损害,老年组发生肝脏损害(30例,46.2%),明显高于对照组(10例,12.2%)(P<0.05)。主要表现为肝细胞酶学改变及胆汁引流障碍致胆红素增高。老年组肾脏损害29例(44.6%),对照组9例(11%),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两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并发症除肝肾损害外,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突出表现为呼吸衰竭及休克,其次为心律失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消化道出血、胸腹腔积液,同时累及2个或多个器官12例。对照组除肝肾损害外,无其他全身并发症发生。局部并发症主要为假性囊肿(老年组4例,对照组1例)及胰腺脓肿(老年组5例,对照组0例)。

2.4 预后 老年组65例中,死亡6例(占9.2%),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于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无死亡。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3.7±1.2) w,对照组(1.5±1.0) w,老年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

2.5 超声声像图表现 本组38例胰腺大小均在正常值范围,即胰头<25 mm,胰体尾<20 mm。18例超声显示整个胰腺不肿大,轮廓不清晰,边界不规整,胰腺内部回声增强、不均匀,并呈条状、斑点状的强回声,胰腺主胰管不扩张,胰腺后壁回声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