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肌蒂骨瓣血管植入加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一)

肌蒂骨瓣血管植入加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一)

详细内容

作者:宋新平 贺爱玲 吕宝民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肌蒂骨瓣;血管;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高的问题仍然是创伤骨科的难题之一,自1997年4月至2003年4月,我科采用缝匠肌骨瓣移植加旋股外动脉升支植入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合,共治疗股骨颈囊内型骨折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6~58岁,平均37岁。均为囊内错位型股骨颈骨折,左侧12例,右侧20例。新鲜骨折28例,其中头下型16例,头颈型12例,按Garden分型,Ⅲ型12例,Ⅳ型8例;陈旧性骨折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个月,平均5个月,陈旧性骨折均为骨折不愈合或明显不愈合倾向者,股骨颈有不同程度吸收2例,曾行单根螺钉及多根骨圆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2例。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于透视机下先行下肢牵引复位,使骨折端解剖复位后固定于下肢固定架上。取股骨上段外侧小切口,用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呈“品”字型固定股骨头,达解剖复位。再行改良史密斯切口,从髂前上棘至股外侧做一弧形小切口,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达髋关节后,倒“T”形切开关节囊,显露骨折断端,于髂前上棘缝匠肌起点处用骨刀凿下一2.5cm×1.5cm×1.2cm保留肌蒂的骨瓣,并在缝匠肌起点与股直肌间稍做游离,于股骨颈中部跨骨折线,凿一1.5cm×1.5cm×1.5cm的骨槽,再在槽的近端,股骨头部位潜行刮一1cm深的洞,嵌入骨瓣,用可吸收线将骨瓣固定,将肌蒂之肌膜与关节囊缝合1~2针即可。前侧关节囊部分切除,防止肌蒂受压。将股直肌外侧缘切开,稍游离,切开深筋膜,显露出旋股外侧血管束,将升支游离至阔筋膜张肌肌门处,解剖出上支,在股骨头前缘内侧向股骨头外后下缘钻孔,将血管束尾部用一可吸收线从孔中引出,再将可吸收线缝于邻近关节囊上,以防血管束拉出〔1〕 。术后穿“丁”字鞋2~3周,3~4周后让患者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锻炼,3个月后X片显示骨折愈合则开始逐渐负重,扶单拐行走。陈旧性骨折清除骨折断端间瘢痕组织及硬化骨质后修整骨折端,直视下对位,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再将血管束及骨瓣植入。

  2 结果

  本组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4年,结果示32例中骨折愈合30例(94%),其中1例延迟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后出现股骨头局部塌陷缺血坏死1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2例,均为陈旧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