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一)

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作者:朱继忠,杨文东,陈志军

【摘要】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和胰岛素(INS)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0名健康查体人员和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进行了血清Leptin、Adi和INS等项目测定,血清Leptin、Adi采用放射免疫法,血清INS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后,有效率为96.4%(54/56),显效率为91.1%(51/56),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PANSS总分值显著低于治疗前(t=7.087,P<0.01;t=11.341,P<0.01);治疗后8周末PANSS总分值显著低于第4周末(t=4.019,P<0.01);治疗后第8周末BMI、WHR及血清Leptin、Adi、INS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未发生药源性肥胖,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阿立哌唑;氯氮平;精神分裂症;瘦素;脂联素;胰岛素;临床疗效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患者需长期甚至终生服抗精神病药物(APS),而APS可引起药源性肥胖及影响免疫功能〔2,3〕,显著增加了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和心理疾病的可能,降低了服药依从性,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阿立哌唑(博思清)对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好,但对于兴奋躁动、失眠的患者很难控制。我们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我们检测了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末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和胰岛素(INS)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围比值(WHR)的变化,以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旨在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Leptin、Adi和INS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患者组: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首次发作,从未使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无明确的肥胖、饮食障碍,排除糖尿病、心血管病、肿瘤等器质性疾病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入院时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查均正常。符合入组标准者共56例。年龄17岁~49岁,平均年龄(28.1±7.5)岁;病程3个月~11个月,平均为7个月;BMI为(23.4±4.1)kg/m2。对照组:均为本院职工,健康检查为临床健康者40名。年龄20岁~46岁,平均年龄(27.8±7.2)岁;BMI为(21.9±3.9)kg/m2。经检查均无心、肝、肾等急、慢性疾病或内分泌异常,也无神经精神药物服用史。两组的年龄、BMI,经t检验及χ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人体内Leptin水平与性别相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4〕,为排除性别造成的差异,本研究入选者均为男性。

  1.2 方法

  1.2.1 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 阿立哌唑(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起始剂量5 mg/d联合氯氮平25 mg/d~5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调整阿立哌唑至最大剂量15 mg/d,氯氮平至最大剂量150 mg/d,治疗8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及时对症治疗。如睡眠不佳可加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加用心得安或安坦。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测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1.2.2 体重指标测定及标本采集 对照组于入组次日,患者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早晨7:00~8:00,空腹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同时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WHR(WHR=腰围/臀围),然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5 ml,分离血清,置于-20 ℃冰箱保存,用于测定血清Leptin、Adi、INS。

  1.2.3 实验室检测 血清Leptin、Adi测定采用美国Linco Resarch 生产的Leptin、Adi放射免疫试剂,仪器为Fj?2008P全自动γ免疫计数器,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INS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由瑞士罗氏生物技术诊断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Elecsys 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2.4 临床疗效评定指标 以PANSS和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各评定1次。以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30%为进步;<30%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软件包,所有数据采用±s做统计描述,治疗前后组内数据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8周后,痊愈22例(39.3%),显著进步29例(51.8%),进步3例(5.4%),无效2例(3.6%)。有效率为96.4%(54/56),显效率为91.1%(51/56)。

  2.2 治疗前后PANSS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PANSS评分结果(略)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治疗后第4周末相比,#P<0.01。表1显示: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PANSS总分值显著低于治疗前(t=7.087,P<0.01;t=11.341,P<0.01);治疗后第8周末PANSS总分值显著低于第4周末(t=4.019,P<0.01)。

  2.3 治疗后第8周末与治疗前BMI、WHR及血清Leptin、Adi、INS水平的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后第8周末与治疗前BMI、WHR及血清Leptin、Adi、INS测定结果(略)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2显示:治疗后第8周末BMI、WHR及血清Leptin、Adi、INS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